约定离职但尚未办理交接手续,劳动者还能反悔吗?

发布时间:2024-05-16 05:21:02   

        成都律师刘艳温馨提示:本公众号长期免费分享好文,欢迎关注。订阅方法:点击文章标题下方的蓝色字体“成都律师刘艳”或通过下面的公众号名片关注即可。鉴于本人名字过于普通,同名同姓同职业的亦有之,因此,委托律师之前请核实身份,您所面对的律师是不是长期发布本公众号的人。

劳动合同经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但协商一致后并未及时签署书面文件,亦未办理离职手续,劳动者可以反悔吗?
【基本案情】
202110月,张某入职朋友创办的创业公司,担任高管。
20226月底,张某因个人发展,在与公司老板协商一致决定离职并同意后续配合办理离职交接,后离开公司。
2022629日起,公司曾多次就离职交接等事宜与张某进行沟通,张某回复在外地,等回北京后再办理交接。
然而718日,公司再次与张某沟通离职交接事宜,张某却称并没有离职,要求回公司继续上班,公司予以拒绝。其后,公司向张某出具书面《合同解除通知》。
张某不满公司决定,提起劳动仲裁,仲裁裁决公司应支付上述未上班期间工资及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
公司不服,起诉至法院。
公司主张,张某实际已于当年629日离职,明确和老板说过后续会配合办理离职交接手续,当日与同事告别后离开公司,不料张某718日突然反悔,以高管不需要打卡等理由要求该段时间算作请假。公司拒绝后,张某做出一系列干扰公司运营的行为。公司出于无奈,不得已于727日以“未履行请假审批的情况下擅自离岗离京,期间未执行任何工作内容,且前述旷工事实延续至今……构成严重违反公司的规章制度的情形”为由,正式发出书面的《合同解除通知》。张某离开公司没有任何请假记录,不符合正常流程,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合理合法。
张某辩称,其原为某公司高管,执行不定时工作制,不需要打卡也不记录考勤,公司老板亦曾告知其请假不需要报备。其从未主动提出过离职,629日至727日期间,其每周都和老板进行沟通,该期间为其婚假与年假休假期间而非旷工。员工离职要以员工和公司双方协商一致签署的正式文书文件为准,公司系违法解除。
【按例说法】
法院审理认为,本案争议焦点为双方劳动合同解除的时间及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七条规定,“以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相对人知道其内容时生效。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时生效。”
公司提交的与张某的微信聊天记录显示,2022629日,双方开始正式沟通后续离职交接问题,公司明确提出“今天我们开始讨论离职交接吧”,并要求张某留在北京处理离职交接事宜,张某称当日就得去外地,并表示“我离开北京,你就不用惦记了”。自该日起,直至张某718日就离职一事反悔,双方微信聊天记录中,公司多次向张某明确发送“离职”“办理离职手续”等相关内容,张某也多次清楚地表达了配合办理离职交接的意愿,回复“好的”“配合办理”等内容。
法院结合在案证据认为,在629日至718日期间,张某未上班也没有明确提出过请假,甚至没有确定返回单位的具体时间,这明显与一名正常在职劳动者的行为方式不符。张某的上述一系列实际行为,进一步印证了双方已于2022629日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事实。按照事件的正常发展顺序,应是先有解除劳动合同的合意,才会进入离职后具体工作交接的沟通。劳动合同解除后,劳动者有配合办理离职交接的义务,但离职交接是否完成,并非认定劳动关系是否解除的前提条件。因此,张某不配合公司完成离职交接,并不能构成其可以反悔要求继续履行已经解除的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故法院认定双方劳动合同实际已于2022629日协商一致正式解除,727日发出《合同解除通知》不能推翻上述事实认定,故判决公司无需支付后续未上班期间工资及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
对于劳动合同解除的原因,因公司未能举证证明到底系张某主动离职还是其公司提出解除合同后张某表示同意,故法院推定本案系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判决公司向张某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
张某不服,提起上诉,二审维持原判;张某依然不服,申请再审,再审被驳回。该案现已生效。

【法官说法】
该案审理法官解析,劳动合同是否解除以及何时解除系事实问题,不以任何一方当事人后续的意志为转移。本案中,在案证据及张某后续实际行为证明张某与公司已于629日解除劳动合同,合同解除并未违反相关法律规定,该事实不会因张某反悔而改变。此外,张某的系列言行前后矛盾,在庭审中的陈述明显与客观事实不符,这种行为不仅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基本信任,也扰乱了公司的日常管理运行,不利于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法官提醒劳动者,无论是主动辞职还是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对待离职都应保持审慎的态度,理性权衡利弊,避免遭受损失或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劳动者主动要求解除劳动合同的,需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无需用人单位作出是否同意的意思表示,解除的意思表示一经到达用人单位即发生法律效力。此种情形下,除非劳动者撤回辞职的意思表示先于辞职的意思表示或同时到达用人单位,或者用人单位同意劳动者撤回辞职的申请,否则,劳动者不能反悔。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协商一致后,如果是通过面谈、电话、视频、短信、微信等方式作出同意解除的意思表示,用人单位知道其内容时生效;如果是书面签署离职协议,双方签字后生效。此种情形下,只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存在欺诈、胁迫或者乘人之危情形,劳动者存在重大误解或协议显失公平的,离职协议才无效。
同时法官也提醒诸如某公司之企业,需切实加强对劳动者尤其是高管的考勤请销假制度与离职管理,增强法律意识,完善各流程节点法律文件的规范签署,切实从源头防止类似纠纷的产生。
来源:京法网事(作者|吴董超、杨晨晖) ,有改动。以上观点,仅供参考;能够“打赏”,动力无限我是刘艳,欢迎留言。
本文排版:冯胜辉
本文制图:宥玙
拉到底部,点亮在看

→ 公司裁员的赔偿标准是什么?

→ 统一回复:请问成都律师刘艳,你可以代理异地案件吗?

→ 离婚后名字仍被刻在男方家墓碑上,女方要求赔偿,法院判了

→ 上诉状提交一个月了,二审法院怎么还没立案?

→ 劳动合同期内,老板将劳动合同转签至其他公司,员工如何应对?

员工违反保密协议需承担违约金吗?法院:公司你搞错了!

员工如何应对?公司为逼员工离职,删除打卡指纹,收走工作电脑……

在刑事案件中,警察经常会说“找律师没有”“没有必要找律师”,如何理解?

◆◆  教育情怀  ◆◆

       编著图书不是目的,而是一个过程,一个督促自己不断学习的过程,一个提升自己理论水平的过程,一个提高自己业务能力的过程,还是一个关注孩子健康成长的过程!(根据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系列丛书予以修订)

——一个编著图书的律师

原创或整合都不容易,在看关注都是一种打赏!

请点亮在看↓↓

上一篇:OpenAI 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离职

上一篇:

皖ICP备20008326号-9  |   QQ:859242200  |  地址:江苏省宜兴市人力资源产业园  |  电话:13295639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