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离职一周年回顾(二)——关于收入、不值钱的业务能力与对钱的渴望

发布时间:2024-05-16 00:27:40   

大厂离职一周年,聊聊过去的三百多天,踩过的那些坑:

1、从职场爬梯子,到森林捡宝石。

最大的挑战,还是来自于收入的不确定。

我是在工作第6年加入的大厂。6年的时间,我的薪资对比第一份工作翻了6倍。

一步一步打怪升级,一次一次升职加薪,从小船到大船。

说来好笑,当时进大厂是被内推的,面了三个部门,都过了。

而就在入职的三年前,先后两次求职阿里,均告失败。。

如果非要上点啥价值:

终局一定是美好的,如果还不够美好,那就一定还没到终局。

说回来~

从大厂离开的短短一年时间里,前后换了3.5个项目。

这里面最大的负担,来自于心理压力,最大的心理压力来自于收入的不确定。

就像小标题说的,捡到宝石就能卖个好价钱,但能不能捡到宝石,是个概率问题。

并不是像爬梯子似的,进一步,就是更高一点。

所以,这里的坑,我总结为

首先做好收入不稳定的心理准备。

如果不知道要怎么做准备,可以去看一部电视剧《鸡毛飞上天》。

看主角的起起伏伏,把自己带入进去,应该会有初步的感受。

2、原来,业务能力不值钱!

在打工人的序列里面,在这么多年的教育体系中,一直被告知,专业非常重要,甚至是最重要的。

在尝试做了几个项目之后,发现,业务能力竟然是办成事最不重要的一环。。。。

太讽刺了。。。

怎么得到这个结论的呢?

第一个项目,有利润,但销售量太低,定价太高,而毛利又低于行业平均。

不能用常规的渠道打法来做。

想破这个局,要么创始人ip,靠内容拉免费流量,靠信任完成低成本获客;

要么拉融资,靠血条足够厚,慢慢建渠道,囤老客;

最后一招,调产品,或者重新定价,把毛利拉高,这样才有更多空间,让渠道把信任“卖”给你。

但最终都因为创始人意愿、行业环境、个人认知等,没能顺利落地。发觉风头不对,赶紧跑路~

发现没,上面的每一条都跟业务能力没啥太大关系。

这次也是自己真的感觉到,深深的无力感,也对那些真正能做成事的,深深理解人家的不容易。

第二个项目,老字号天猫增长见顶,想试水抖音自播。

我知道当前的市场环境大概需要多少的毛利,在进到项目前,也跟负责人多次沟通强调~

但最终,竟然是因为老一辈掌舵人的个人意志,导致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抖音的项目全线收缩。

可惜了,三个月的时间,从0起自播,日播5小时,收入近十万的成绩~

喏,还是跟业务能力无关。

所以,这里的坑,我总结为

①请对金钱的力量,保持足够的尊重:钱确实不能搞定所有事,但也确实能搞定绝大部分的事。

②人货场,客户-产品/供应链-传播/成交场域,控一可糊口,控二有利润,控三直接起飞!

而所谓的业务能力,只能解决场域这个环节中的一小部分问题。

资金实力、组织能力、认知(对机会的判断),是明显权重更高的元素。

搞笑的是,曾经我对这些更重要的元素,重视度远远不够。

3、你是不是真的想挣钱?

先说一个搞笑的事:

我的业务咨询对外报价1999/小时,但是目前成交量为0。

所有的潜在客户在我报价之后,统一回复都是

【我回去整理一下需求】

不知道是不是商量好的。。。。

定价逻辑是,我愿意用多少钱卖掉我陪闺女的时间。

典型的基于供给成本的定价。

我当然知道这不符合挣钱收益最大化的原则,但这是我这个阶段的选择。

如有需要,我随时可以降价,在成交量和定价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

甚至我可以为了扩大足够的客户筛选池,把我的咨询单价下降到一个不合理的水平。

这样我就可以看到更多样本,就有机会挑客户了。

所以看到了吗,至少现在,我并不是真的想挣钱。

或者说,我的目标,并不是个人收入最大化,我对钱没有从血脉里滋生出来的渴望。

所以,这里的坑,我总结为

你得想清楚不同的阶段,目标 - 收益 - 成本 - 风险,别纠结~

不要因为本身就是拒绝人的高定价,导致没人买,就心里别扭。

别觉得上面逻辑不对~

理智上,我知道成交率一定会低,但是客观上,情绪就是会不好~

呵,我可能就是傻波一。

未完待续~

下一篇写点开心的,这一年来靠手艺取得的小成绩~

上一篇:离职的厂长

上一篇:中央定调:2024年基本养老金“再涨”!3类退休人员将享受更高“涨幅”,瞧瞧包括你吗?

琼ICP备2025051398号-21  |   QQ:888888888  |  地址:地球村88号  |  电话:18888888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