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5-16 00:27:40
大厂离职一周年,聊聊过去的三百多天,踩过的那些坑: 1、从职场爬梯子,到森林捡宝石。 最大的挑战,还是来自于收入的不确定。 我是在工作第6年加入的大厂。6年的时间,我的薪资对比第一份工作翻了6倍。 一步一步打怪升级,一次一次升职加薪,从小船到大船。 说来好笑,当时进大厂是被内推的,面了三个部门,都过了。 而就在入职的三年前,先后两次求职阿里,均告失败。。 如果非要上点啥价值: 终局一定是美好的,如果还不够美好,那就一定还没到终局。 说回来~ 从大厂离开的短短一年时间里,前后换了3.5个项目。 这里面最大的负担,来自于心理压力,最大的心理压力来自于收入的不确定。 就像小标题说的,捡到宝石就能卖个好价钱,但能不能捡到宝石,是个概率问题。 并不是像爬梯子似的,进一步,就是更高一点。 所以,这里的坑,我总结为 首先做好收入不稳定的心理准备。 如果不知道要怎么做准备,可以去看一部电视剧《鸡毛飞上天》。 看主角的起起伏伏,把自己带入进去,应该会有初步的感受。 2、原来,业务能力不值钱! 在打工人的序列里面,在这么多年的教育体系中,一直被告知,专业非常重要,甚至是最重要的。 在尝试做了几个项目之后,发现,业务能力竟然是办成事最不重要的一环。。。。 太讽刺了。。。 怎么得到这个结论的呢? 第一个项目,有利润,但销售量太低,定价太高,而毛利又低于行业平均。 不能用常规的渠道打法来做。 想破这个局,要么创始人ip,靠内容拉免费流量,靠信任完成低成本获客; 要么拉融资,靠血条足够厚,慢慢建渠道,囤老客; 最后一招,调产品,或者重新定价,把毛利拉高,这样才有更多空间,让渠道把信任“卖”给你。 但最终都因为创始人意愿、行业环境、个人认知等,没能顺利落地。发觉风头不对,赶紧跑路~ 发现没,上面的每一条都跟业务能力没啥太大关系。 这次也是自己真的感觉到,深深的无力感,也对那些真正能做成事的,深深理解人家的不容易。 第二个项目,老字号天猫增长见顶,想试水抖音自播。 我知道当前的市场环境大概需要多少的毛利,在进到项目前,也跟负责人多次沟通强调~ 但最终,竟然是因为老一辈掌舵人的个人意志,导致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抖音的项目全线收缩。 可惜了,三个月的时间,从0起自播,日播5小时,收入近十万的成绩~ 喏,还是跟业务能力无关。 所以,这里的坑,我总结为 ①请对金钱的力量,保持足够的尊重:钱确实不能搞定所有事,但也确实能搞定绝大部分的事。 ②人货场,客户-产品/供应链-传播/成交场域,控一可糊口,控二有利润,控三直接起飞! 而所谓的业务能力,只能解决场域这个环节中的一小部分问题。 资金实力、组织能力、认知(对机会的判断),是明显权重更高的元素。 搞笑的是,曾经我对这些更重要的元素,重视度远远不够。 3、你是不是真的想挣钱? 先说一个搞笑的事: 我的业务咨询对外报价1999/小时,但是目前成交量为0。 所有的潜在客户在我报价之后,统一回复都是 【我回去整理一下需求】 不知道是不是商量好的。。。。 定价逻辑是,我愿意用多少钱卖掉我陪闺女的时间。 典型的基于供给成本的定价。 我当然知道这不符合挣钱收益最大化的原则,但这是我这个阶段的选择。 如有需要,我随时可以降价,在成交量和定价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 甚至我可以为了扩大足够的客户筛选池,把我的咨询单价下降到一个不合理的水平。 这样我就可以看到更多样本,就有机会挑客户了。 所以看到了吗,至少现在,我并不是真的想挣钱。 或者说,我的目标,并不是个人收入最大化,我对钱没有从血脉里滋生出来的渴望。 所以,这里的坑,我总结为 你得想清楚不同的阶段,目标 - 收益 - 成本 - 风险,别纠结~ 不要因为本身就是拒绝人的高定价,导致没人买,就心里别扭。 别觉得上面逻辑不对~ 理智上,我知道成交率一定会低,但是客观上,情绪就是会不好~ 呵,我可能就是傻波一。 未完待续~ 下一篇写点开心的,这一年来靠手艺取得的小成绩~ |
上一篇:离职的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