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时,如何用诗词高规格发朋友圈”
发布时间:2024-04-20 19:16:25
译:怎么能让自己卑恭屈膝地去伺候权贵,让我的脸上看不到开心的笑颜。李白的祖上是商人,在唐代从商者属于贱民一类,不能参加朝廷的科举,所以李白出蜀后四处行卷,拜谒各地诸侯,希望遇到赏识自己的伯乐。直到天宝元年(742),他的道士好友丹丘生向唐玄宗推荐李白,李白这才接到朝廷的任命。对于李白来说,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在接到诏令的一刻喜悦到发狂“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又在临行前给夫人写下留别诗《别内赴征》“归时倘佩黄金印,莫见苏秦不下机”。但是李白天生的豪纵不羁,又一身傲骨,完全不屑与权贵们同流合污,这样的性格可想而知会受到权贵们的不喜和排挤。后来李白在一次酒醉后让高力士给自己脱靴,又让唐玄宗很是不满,玄宗一纸赐金放还的诏书就把李白赶出长安。这首《梦游天姥吟留别》,其实就是对二年长安之行的回顾,诗中的天姥山影射的就是朝廷。从最初的惊喜无限,到后来感到迷茫,到最后得罪权贵而失宠,才发觉原来不过是梦一场。最后诗人想开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吐胸中积累的郁闷和不快。译:我虽是一介白衣,未入仕途,但我才华横溢,自然和卿相一样尊贵。这是柳永首次参加科考败北后写下的一首词,因为年轻涉世未深,对自己的才华过于自信,一时之间难以接受落第的事实,于是写下这首词抒发内心的不甘。我一身白衣,可不比你们紫衣红袍的差劲,你们心心念念的功名,不过是在虚度年华,还不如我在这里倚红偎翠、浅吟低唱来得潇洒自在。谁知一时的负气之作,竟直接影响柳永后半生的命运。宋仁宗在看过这首词“忍把浮名,换了浅吟低唱”,批曰“且去浅吟低唱,何要浮名?”你既然看不上朝廷的功名,那你尽管去浅吟低唱好了,朝廷也不用你!于是柳永干脆大大方方出入各种酒馆青楼,自号“奉圣旨填词柳三变”。但其实柳永何曾真正看轻过功名,他一生为了科考奔忙,就算科举路上屡战屡败,他也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一直坚持到50岁才得以考中进士。译:在牢笼里呆得太久了,如今终于回到大自然之中,重获自由。这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归隐田园后所作的诗,读来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似乎听到诗人从心底发出的欢呼,我终于自由了!“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我本来就是一个潇洒山水间的人,只因误入尘世违背了初心,懵懵懂懂间这一耽误就是三十年。如今的我迷途知返,决意走出那个如牢笼一般桎梏的官场,重新回归田园生活,无拘无束、随心所欲,这里才是最适合我的天性,最该我呆的地方!真的很佩服陶渊明的淡泊,他可以为了守护心灵的自由,而心甘情愿接受极度的贫穷。译:还是回归故乡退休算了,难不成个个都要跟他们一样封侯拜相,天上的浮云飘来飘去本来就没有固定的出处,如果能像浮云一样自由来去该多美好!为朝廷收复失地是辛弃疾一生的梦想,可是一个心怀雄心壮志的人,偏偏找不到梦想实现的路径,这让英雄多么悲愤、多么忧愁!沮丧时也忍不住想放弃,不如解甲归田回到乡下,过着如白云一样悠闲自在的生活,何必再去操心朝廷这些事情呢!但是实际上内心的爱国情怀又哪能允许,情绪稍稍稳定,又继续金戈铁马的梦想。译:我如今重获自由之身,心无愧疚,任我随意度过每一个春夏秋冬。 |
上一篇:跳槽必看!离职原因这样说,稳拿offer~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