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我国养老金改革的时间表,今年10月份,我国养老金双轨制改革将结束10年的过渡期,实现并轨,同时,北京社保正式并入全国社保系统,实现全国统筹。
养老保险并轨和全国统筹,是一回事吗? 统筹之后,在哪交社保都一样吗? 想补充一些养老金,有什么办法?  首先回答,并轨和统筹,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相关联。我国养老金分为两大阵营——体制内与体制外。体制内,通常指的是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而体制外则是广大企业职工。这两部分人,享受的养老金待遇却相差很多。体制内的小伙伴们不用自己掏钱缴纳养老金,退休后却能领取丰厚的退休金;而体制外的企业职工不仅需要自己缴费,到头来拿到的养老金还相对较少。由于各界对于养老金双轨制改革的呼声很大,2014年10月,国务院发布文件,正式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改革的目的是“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养老保险制度”。2014年10月,我国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时,对于“中人”的养老金设置了10年过渡期(2014年10月1日到2024年9月30日),10年过渡期结束后,也就是到了2024年10月,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就将全部按照改革后的新办法领取养老金,老办法正式终结,这就是大家通常说的养老金并轨。
图源:网络
那么,养老金并轨之后,是否就意味着体制内的养老金会大幅下降,体制内外的养老金彻底一致了呢?其实并不是。养老金领多少,和当地的社平工资、本人的缴纳水平等都有关系。 我国的养老金制度本质上是一种代际契约,是年轻人与老年人之间的一种互惠互助。在这个制度中,年轻劳动力每个月交养老保险,为养老基金注入资金,为的就是确保老一辈在退休之后能够领取退休金,过上安稳、无忧的生活。这种机制的运作逻辑十分简单:年轻的劳动力资源越丰富的地区,其养老金待遇通常也会更为优厚。以深圳和北京为例,这两座城市的年轻劳动力充沛,为养老金池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从而使得当地的老年人能够享受到更加丰厚的养老金待遇。 当越来越多年轻人到发达地区工作,那经济发展相对没那么好的省份,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压力就会比较大。对于这种局面,国家想了个办法:从 2022 年 1 月起,启动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而北京,就是最后一个接入全国社保系统的地区。实现全国养老保险统筹,国家可以更好地管理、分配养老保险金,确保各地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更重要的是,这样能统一各地的养老保险政策,而且我们办事的流程也会更加方便。不过,网上有些朋友就很担心:我交职工养老保险的钱,全部都会被国家统一管理分配吗?作为上班族,职工养老保险由公司和自己共同缴费。公司交的部分,会划入统筹账户,由国家统一管理;而我们自己交的钱,会进入个人账户。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国家都统筹了,是不是以后各地领的退休金都一样多呢?- 反正以后要从大池子里领钱,现在交的钱越少,以后就越划算?
大家要清楚的是,国家“统筹”养老保险,只是管理账户里的钱,而不是“每个人领的钱都一样多”。至于退休后每个月能拿多少钱退休金,和之前的规则是一样的,主要和下面 3 个因素相关:- 缴费基数:即缴费标准,一般为当地社平工资的 60%-300%,和缴费比例相乘,就是我们每月要交的钱。
- 缴费年限:交满 15 年养老保险,我们到了退休年龄才能领养老金。
- 社会平均工资:各地每年会公布前一年数据,社会平均工资越高,当地养老金水平越好。
可以这么说:交的钱越多、交的时间越长、所处城市平均工资越高,那我们退休后领到的钱才会越多。事实上,统筹并不意味着绝对的平等。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均收入等存在差异,各地的退休金水平仍然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通过全国统筹,可以缩小地区间的差距,使社保制度更加公平、可持续。这一变革无疑为亿万民众带来了更多的期待和希望。那具体,每个年龄段多少岁退休呢?有网友放出了一张表格计算了我们的退休年龄。 80后90后,养老更要靠自己。从现在起,积极储蓄、为未来攒钱,就是一种方式。不管国家未来的养老政策发生什么变化,只要我们提早做好两手准备,就能让自己多一份底气。你是否曾为中级会计的《财管》科目的巨大计算量而感到困扰?记不住公式,做题速度慢,甚至在题量大的情况下无法完成考试! 别担心,小顿与高顿教育考试研究院携手为你带来福音。我们精心整理了《财管》科目的最新公式 ,涵盖19个专题,囊括整本书的最新内容,并于2023年最新修订! ▎本文素材来源:北京人社、上海人社、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51社保网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