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4-01 21:17:34
“让不让人活了!”男子已经离职1一年多了,原公司仍坚持给他上社保,男子愤怒告上法庭,竟要求原公司停止缴纳社保 一位名叫明先生的中年男子,遭遇了一起令人费解的“社保纠纷“。明明已经离职一年多了,可原公司偏偏还坚持每月为他缴纳社保,这让明先生感到无比愤怒和困扰。“这到底是公司想折腾我什么?“困扰之余,明先生决定采取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 这究竟是何种离奇的故事?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猫腻?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这起引发网友热议的离职社保纠纷案。 离职被逼仲裁 只因理念不合 2019年末,生性耿直的明先生加入了一家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担任副总一职。入职时,公司人事部门信誓旦旦地承诺,“只要明先生有意离职,公司定会无条件放人“。可谁料到,这仅仅是公司的“套话“。 一年之后,明先生因为与公司的经营理念不合,主动提出辞职。就在这时,公司却摆出了强硬态度,竟跑去劳动部门申请仲裁,要求明先生违法违约,必须赔偿高达11万余元的巨额赔偿金。 面对公司的咄咄逼人,委屈万分的明先生只得硬着头皮应诉。好在最终的仲裁结果,双方在2020年6月底顺利解除了劳动关系,公司的其他要求全部被驳回。 看似风波已经平息,谁知公司竟然还有第二波“攻势“。这次,公司又以明先生违反竞业限制为由,要求他赔偿9万多元,并且必须守着两年的竞业禁止期。 经过一番周折,这第二起仲裁官司也以公司的彻底失败告终,劳动部门一概驳回了公司的诉求。 但是,这头狼似乎还没有饕足,竟然上了法院告明先生。在经过漫长的诉讼过程后,法院终于做出了最终裁决:关于竞业限制的案子,法院直接把公司的诉求全盘驳回;至于解除劳动关系的案子,法院认定明先生确实违反了合同,但其他诉求同样不予支持。 对此判决,明先生表示非常满意。毕竟,他终于通过法律途径维护了自己的权益,摆脱了公司的纠缠。不过,即便双方的劳动关系已经彻底告别,公司竟然还在持续为他缴纳社保,这让明先生感到头疼不已。 离职后社保难停 卡住职业发展 从法律角度来看,一旦明先生和公司的劳动关系解除,公司就应该及时办理相应的社会保险手续,停止为他缴纳社保。但是,公司偏偏置若罔闻,固执己见,每月仍在为明先生交纳着数百元的社保费用。 这种行为无疑给明先生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他无法在新的工作单位重新参保,因为社保挂钩的各类证书也无法使用。明先生坦言,这严重影响了他的工作。他现在在建筑行业工作,如果能够顺利使用那些证书,工资肯定会有一翻两番的提升。 “我现在最头疼的就是这个社保问题。公司明知道我已经离职,为什么还要一个劲儿地为我缴纳?这让我的证书都用不了,工作也受到很大影响。“明先生语气愤怒地表示。 站在明先生的角度来看,这无疑是一种恶意行为。公司明知自己已经不再是员工,却偏要故意拖延社保手续的办理,无疑是想继续掣肘和捆绑明先生。 不仅如此,公司这样做还有可能存在其他不可告人的目的,比如利用明先生的资质证书参与投标等。毕竟,在建筑行业,这些证书都是具有终身责任的,一旦出现问题,证书持有人就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看来,这家公司并非单纯地想继续帮助明先生缴纳社保,而是别有用心。它想利用这种“缴费+证书“的方式,来牵制和掌控明先生,甚至还可能利用他的名义参与一些违规操作。这无疑是一种典型的恶意行为。 网友们也为明先生的遭遇感到不值。有人指出,“这公司太狠了,交社保不给发工资,白用证不给证书费,且挂了工程一旦出事,证书所有人要承担责任的。工程都是终身责任制的。“另一些网友则表示,“这个无良企业,可能还要用人家的资质证书啥的,可能还用他名义参加投标!“ 那么,面对这种恶意行为,明先生究竟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根据法律规定,如果劳动关系已经解除,公司理应及时停止为明先生缴纳社保。如果公司拒不配合,明先生完全有理由通过法律途径来要求公司停止缴费,并可以索要相应的赔偿。 此外,如果明先生能够提供相关的经济损失证据,他也有权要求公司承担赔偿责任。毕竟,公司的这种做法已经严重妨碍了明先生的职业发展,造成了实际损失。 总的来说,这起离职社保纠纷案虽然曲折离奇,却反映出了一些用人单位在员工离职后的“不负责任“行为。它提醒我们,维护自身权益需要主动出击,绝不能轻易被动接受。 那么,您对这起案件有何看法?公司的做法合理吗?明先生应该如何维权?欢迎在留言区畅所欲言,我们一起为明先生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