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养老金并轨?
发布时间:2024-03-27 20:21:29
 关于养老金问题一直备受争论。同样是工作30多年退休,民企员工每月拿两三千元,体制内员工每月拿五六千元,这种现象十分普遍。2014年以前,我国养老金实行双轨制。体制内人员不需要缴纳养老保险费,他们退休后可通过财政支付领取退休金。体制外员工则要缴纳养老保险费。从2014年起,我国开始探索养老金并轨制。并轨制下对体制内外退休一视同仁,都需要缴纳养老保险费了。自己缴纳一部分进入个人账户,单位缴纳一部分进入社会统筹。经过了10年的过渡期,养老金并轨制将从今年10月份正式推行。养老金并轨有三大优点,一是让养老金发放变得更透明了。体制内员工拿多少能有据可查。二是缩小体制内外员工的养老收入差距。三是能扩大养老金的资金池,为退休老人提供资金保障。很多人认为,即使养老金并轨也不能缩小体制内外人员领取退休金的差距。这有两点原因导致。一是,体制内单位给员工缴纳养老金,通常按中档或最高档缴纳,是员工月平均工资的100%或300%;而体制外的私企单位,通常给员工缴纳最低档养老金,为员工月平均工资的60%。二是,体制内单位通常会给员工建立职业年金。2019年我国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覆盖率高达82%,但只有不到10%的私企单位为员工提供了企业年金。以上这两方面,导致体制内外退休金收入仍有较大差距。但我认为这两点长期看都不是趋势。随着我国财政吃紧,越来越多的体制内单位,也会把养老金降到最低一档;同时,尽管建立职业年金有文件规定,但随着经济形势变化,未来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单位,减少或取消员工的职业年金。养老金并轨这件事,或许真正负面影响源于社会心理。一是,会让一些未退休的体制内人员因养老金减少,产生心理落差;二是,会浇灭一些年轻人考公考编的热情。但总的来说,我认为养老金并轨利远大于弊,它体现了社会的相对公平,也符合当下的经济形势。 |
上一篇:养老金并轨的区别,AI怎么看?我们一块来看看
上一篇:友邦人寿在个人养老金市场独树一帜,践行第三支柱发展战略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