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4-06 11:41:10
在网络世界里,总有各种各样的论调引发热议。其中,关于养老金的谣言也不在少数。有人宣称“现在缴纳养老保险,将来领钱的时候却没得领”,还有人担心“社保基金出现亏空”,甚至有人猜测“养老保险里的钱快用完了”。这些言论看似言之凿凿,实则漏洞百出。今天,我们就来一一破解这些养老金谣言,让大家安心。 首先,我们来看看养老金的收支情况。根据人社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截至2023年年底,全国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基金收入为7.92万亿元,支出为7.09万亿元,结余达到8.24万亿元。这些数据主要针对的是养老保险基金,因为医保基金独立核算,不在三项保险统计范畴之内。 那么,所谓的“社保基金入不敷出”从何而来?事实上,除了特殊年份国家给予企业缓缴社保权利导致年收入少于支出外,每一年社保基金的收入均比支出多。2023年一整年的三项保险支出是7.09万亿元,现在的结余是8.24万亿元。换句话说,哪怕今年全国人民不缴纳任何社保,也能够靠历年结余资金维持各类社保支出。这还能叫社保里的钱快用完了吗? 当然,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和少子化的加深,社保基金收支层面确实会感受到一定程度的压力。但绝不至于入不敷出甚至结余亏空,因为我们有不少方法避免这一情况的出现。除了延迟退休外,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财政资金补贴。 一些人不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盲目搬用西方那一套,他们不知道或故意忽略了一个事实,中国的社保并非私人机构运营,政府负责管理社保基金。真没钱的时候,政府会通过财政资金予以补足。实际上,每年财政资金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的支出就已经相当可观。 此外,地方上还会将部分国有企业的股权划拨给社保基金。比如,前几年贵州茅台的一部分股权就划拨给了贵州社保基金,用于充实当地的养老等保险基金余额。 总之,担心有国家财政作为托底的社保基金余额不足,显然是杞人忧天。 那么,什么人在制造焦虑、故意“唱空”社保基金呢?我认为主要有两类人。 第一类是唯流量是图的自媒体作者。他们为了吸引眼球,不择手段地制造话题,传播不实信息。这类人往往忽视事实,哪里有流量就往哪里靠,说什么容易获得关注就说什么。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增加自己的粉丝和阅读量,至于事实如何,根本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第二类是没有缴纳社保、无法领取养老金的人。这类人往往长期断缴养老保险,达到退休年龄后因不足领取养老金的最低缴费年限而无法正常领钱,或者能领也因缴费年限短、平均缴基数额低而领不到多少钱。他们出于嫉妒和心理扭曲的心态,积极投入到“唱空”社保的行列中,希望社保制度因无人缴费而坍塌,这样国家就不可能不管他们了,为他们的行为买单。 我们周围或多或少有一些明明认知不足、毫无长远眼光之人,却要装作“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样子。这种人既可笑又可悲。自己不缴纳养老金还要“唱空”社保的行为,是这类人的典型行为举止之一。如果你信了他们的邪说,不就变得和他们一样了吗? 因此,千万不要因相信所谓的“社保无法延续”而断缴养老保险,除非你做好了现在省小钱、以后亏大钱的准备。养老保险是我们每个人的权利,也是我们晚年的保障。我们应该珍惜这个权利,按时缴纳养老保险,为自己未来的生活保驾护航。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谣言所左右。相信国家,相信我们的社保制度,我们的养老钱,是足够的。让我们共同关注养老金问题,理性对待,共同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