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4-02 09:23:52
郑希,34岁,一家软件公司的销售经理。8年的时间,她用汗水和智慧,一步步开拓市场,攀上职场高峰。去年底,公司进行了一次改制,打算用事业部制取代原有的直线管理模式。分管销售的副总裁放话,事业部当年利润的30%作为分红,让郑希眼前一亮。 与此同时,郑希的销售目标也被提高到了去年的两倍,外加利润率和回款考核。她没有退缩,而是选择了留下。多年的销售经验告诉她,只要细分客户、重点突破,完成任务指日可待。 然而,天不遂人愿。年后本该谈妥的两个大单迟迟没有着落,老板却在周会上当众批评郑希。更让她无法接受的是,老板竟然让她去跟进过去因回款困难被她移交出去的烂摊子。那可是郑希当年最引以为傲的一笔业务啊!如今却沦落到这般境地,她的付出到哪里去了? 职场的大浪淘沙,谁又能预料明天?风云变幻中,猎头伸出了橄榄枝,邀请郑希到一家大型集团担任销售总监。虽然只给了8000的底薪,比现在少了一大半,但郑希决定勇敢地迈出这一步。 34岁,正是女性职业生涯的黄金年华,却也面临着各种无形的天花板。一个想要在事业上有所突破的女强人,不可能被原地束缚一辈子。况且,二胎的问题已经被猎头一针见血地指了出来。如果连跳槽都成了奢望,前路在何方? 其实,像郑希这样的职场女性并不在少数。她们善于学习,勤于实践,用能力证明自己。然而,一旦涉及到结婚生子,再优秀的女员工也可能面临瓶颈。更残酷的是,很多公司会以”全身心投入工作”为由,变相将怀孕的女员工视为包袱。 一边呼吁女性要敢于追求事业理想,一边却设置了重重阻碍。表面上鼓励男女平等,实际上却让奋斗的女性寸步难行。当下有太多貌似正当的理由,来掩盖职场中无处不在的性别歧视。内部晋升缺乏公平公正的制度,即便是管理岗也难逃”临时工”的命运。 难道,年过30的职场女性就真的只能黯然离场?难道,生二胎就意味着事业终结?当我们大谈特谈女性领导力时,可曾思考过她们需要面对的困境? 郑希的故事绝非个案。在男女平权的旗帜下,职场中依然充斥着形形色色的性别歧视。它们或隐或现,或明或暗,却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女性的意志。 面对如此窘境,我们该如何破题?除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更需要社会各界携手努力,让女性拥有与男性同等的机会。用人单位应该摒弃成见,为不同生活阶段的女员工提供灵活的职业发展通道。同时,也要转变观念,不能把女性正常的生理需求和家庭责任视为理所当然的”负担”。 每个人的职业生涯都不应被性别束缚。我们呼吁,在追求事业自由的道路上,不分性别,人人平等。唯有如此,女性才能真正挣脱无形的枷锁,在职场这片沃土上尽情挥洒汗水,绽放光芒。 声明:个人观念,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