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4-02 09:21:21
*评论区有惊喜,欢迎积极互动 阿里实体零售业务的震荡还在持续,继盒马掌门人侯毅交出权杖后,高鑫零售也迎来高管变动。 3月26日晚,高鑫零售在港交所发布公告,任命沈辉担任高鑫零售执行董事兼CEO,林小海辞任高鑫零售CEO,调回阿里巴巴(以下简称阿里)集团另有任用。 公告发出后,高鑫零售股价一度涨超10%。 4年前,阿里入主大润发母公司高鑫零售,这一事件在当时引发了零售行业的广泛关注。如今阿里系林小海卸任高鑫零售首席执行官,再次引发了市场热议。 高鑫零售在3月26日的公告中透露的这则最新人事任命,加重了业界对阿里巴巴将要出售高鑫零售的猜想。受此消息影响,高鑫零售股价继3月27日大涨9.22%后,3月28日再涨1.3%,收报1.56港元/股,总市值148.82亿港元。 近几年受新兴电商冲击,国内商超大卖场生存普遍不易,亏损成常态。找寻第二增长曲线成为不少传统商超的重要课题,去年4月份,林小海宣布M会员商店是高鑫零售创造第二增长曲线的关键布局。如今新帅走马上任后,高鑫零售是否迎来新的发展规划也备受瞩目。
风雨飘摇的大润发,终于迎来了新的变动。高鑫零售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林小海正式离职。 回顾林小海在任期间动作不断,但高鑫零售的业绩也在不断下降。 2020年高鑫零售公布的营收高达954.9亿元,净利润达到了28.72亿元。 2020年12月22日,林小海开始担任高鑫零售执行董事并且在2021年5月10日被任为高鑫零售首席执行官。 林小海接管高鑫零售后,仅仅一年,公司营收便暴跌。据高鑫零售2021年财报显示,公司营收降为881.3亿元,净亏损达到7.39亿元。 此后几年,高鑫零售的困境似乎愈发严重,经营状况每况愈下。 任内3年,林小海执掌的高鑫零售没有特别激进,大部分功夫都在打磨基本功,尝试改造大卖场,数字化、生鲜供应链和新业态……未来再怎么取舍,这些都是用得上的底层能力和经验。 考验未来新掌舵人沈辉的是,如何围绕零售本质,深挖供应链,夯实核心能力,重回实体商超“优等生”的榜单。
今年49岁的沈辉被委任高鑫零售董事兼首席执行官,他有着超过20年的中国零售行业管理经验。 沈辉与高鑫零售有着深厚的渊源。沈辉于1999年加入高鑫零售,参与了“欧尚”品牌在中国的筹备建设工作,历任门店总经理及欧尚中国人力资源总监等职务。 ![]() 沈辉还曾于2010年至2013年期间在法国欧尚担任门店总经理。自2016年2月至2017年5月,沈辉担任高鑫零售旗下“欧尚”品牌营运大卖场的总经理,负责“欧尚”品牌大卖场整体营运绩效管理及业务策略制订。 离开“欧尚”后,沈辉曾于2017年至2018年间担任复星旅游文化集团副总裁及下属公司美托公司董事总经理。2019年至今,沈辉创业并担任独立咨询顾问,为大型企业提供教练服务。 高鑫零售将与沈辉签固定任期为3年的服务协议,自今年3月27日起生效。根据服务协议,沈辉作为执行董事将不会收取任何董事袍金(指董事为公司工作的报酬),但享有固定年薪480万人民币及购股权,以及每年管理层花红,金额将由高鑫零售薪酬委员会及董事会根据经营业绩及其表现后全权酌情厘定。
作为“超市之王”,高鑫零售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商超大卖场之一。高鑫零售发布的2024财年中期财报显示,目前高鑫零售共有485家大卖场、19家中型超市以及一家M会员店。 马云提出“新零售”概念后,阿里巴巴集团前董事长张勇(花名:逍遥子)成为最坚定的落地规划者和执行者,包括收购高鑫零售也是阿里新零售布局的重要一笔。 2017年11月20日,阿里巴巴集团、Auchan Retail S.A.(欧尚零售)、润泰集团宣布达成新零售战略合作。阿里巴巴将投入约224亿港币(约28.8亿美元),直接和间接持有高鑫零售36.16%的股份。 此举也意味着以高鑫零售为代表的中国最大商超卖场集团将从商业模式和资本结构上双通道加入由阿里巴巴推动的新零售革命。彼时,这场合作案例也被认为是中国商业流通领域的历史性握手。 ![]() 2020年10月19日,阿里宣布拟对高鑫零售增资280亿港元,持股比例从36%增至72%,高鑫零售被正式纳入阿里麾下。从阿里与大润发传出“绯闻”算起,双方已经磨合了三年。在这期间,国内商超领域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近几年来,受线上电商业务的冲击,整个传统零售生存都不容易。 根据业绩预告,2023年,永辉超市净利润再次预亏13.4亿元,湖南商超龙头步步高再次预亏13.2亿元至19.6亿元,根据2023年11月14日高鑫零售发布的中期业绩公告显示,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的六个月,其收入为357.68亿元,同比减少11.9%;期内亏损为3.78亿元,同比减少334.5%;归属净亏损为3.59亿元,同比减少420.3%。 近几年来,高鑫零售业绩表现一直难达预期。根据财报数据,2021财年(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一年)至2023财年(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一年),高鑫零售收入分别为930.86亿元、881.34亿元、836.62亿元,年内溢利分别为22.94亿元、-8.26亿元、0.78亿元。 业绩不及预期下,高鑫零售也对旗下支柱业务—大卖场(包含大润发在内)进行了收缩。根据财报,截至2023年9月30日,该公司共有485家大卖场,较2023财年末减少了一家,而在2022财年末的时候,高鑫零售大卖场数量为490家。 而在前段时间,高鑫零售又因大润发“关店潮”引发了市场的关注。今年2月底,大润发湖北黄冈店、四川德阳店、江苏镇江学府路店、湖南株洲店先后被曝出停止营业。对于接连闭店,林小海曾在3月回应媒体称,过去几年是大卖场的“阵痛转型期”,今年是高鑫零售的转型之年,闭店潮在所难免。 当然,在行业艰难的情况下,关店并不是高鑫零售一家的选择。据了解,南京首家沃尔玛门店于今年2月关闭,沃尔玛沈阳长青店于3月7日停止营业;永辉超市福州市长乐吴航店于3月8日起停止营业。根据年报数据,截至2023年上半年末,永辉超市已开业门店合计1008家,而在2021年巅峰时,其门店数量为1057家;在截至1月31日的2020财年至2023财年里,沃尔玛中国零售店数量分别为412家、403家、361家、322家。 在新零售的浪潮中,阿里的每一步调整都牵动着行业的神经。高鑫零售CEO林小海的离职、盒马创始人侯毅的退休和阿里零售通业务的关闭,都是阿里在新零售道路上的重要转折点。我们期待看到更多企业能够在新零售的大潮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实现可持续发展。 (未注明图源:摄图网) 主编:王冠群 编辑:秦钰 视觉:文若媚 本文属赢销力原创文章,转载须经授权,授权后请在标题下方注明作者简介和文章出处。(授权请联系赢销力小秘书:131371162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