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养老金并轨进入倒计时

发布时间:2024-03-26 07:59:24   

养老金并轨是我国社会保障改革的重要一步,旨在消除体制内外养老金制度的不公平现象。2024年10月将完成养老金并轨,体制内外人员将采用相同的养老金计算方法,但由于历史原因和缴费基数差异,体制内外养老金仍存在差距。而并轨改革将有助于缩小差距,建立更公平、可持续的养老保险制度。

摘要由作者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在我国,养老金制度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保障措施,也是我国养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养老金制度尽管在持续优化中,却依然面临着诸多严峻的挑战,比如体制内外养老金的分配存在着明显的不平等现象。因此,养老金制度的优化改革迫在眉睫。而好消息是,2024养老金并轨的倒计时已经开始,这也意味着我国将迎来更加公平、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那么什么是养老金并轨?哪些人会受到影响?下面一起来详细了解下。

什么是养老金并轨?

所谓养老金并轨,简单来说就是体制内和体制外养老金制度的统一。在2014年10月份之前,体制内外实现的是不同的养老金制度,而这便是我们所诟病的“双轨制”。而在2014年10月后,国家发布新政,明确养老金并轨方案,过渡期为10年。

也就是说2024年10月,将结束10年过渡期,正式完成养老金并轨。届时体制内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和体制外的企业退休人员将进行养老金计算方法的统一,从而使两者之间的养老金待遇更加公平。

哪些人会受到影响?

养老金并轨的实施,对体制内人员,尤其是企业职工的影响深远。其主要体现在:

1、体制内

(1)老人:即2014年10月1日之前的退休人员。他们的养老金待遇将不受改革影响,继续按照原有政策执行。

(2)中人:即在2014年10月1日之前工作,并在并轨改革后的退休人员。他们将经历从旧政到新政的过渡,主要依照“保低限高”的政策,按照新老政策对比,哪个算出来的退休金高就用哪个,影响较小。

(3)新人:在2014年10月1日之后工作的人员。他们将完全按照新政执行,与企业职工一样,需要自己缴纳养老金,相对于过去的退休金制度,其待遇可能会有所降低,影响较大。

2、体制外

对于体制外的企业职工来说,养老金并轨将使他们享有更加公平的待遇。

养老金并轨的实施意味着什么?

很多人都存在一个疑问,那就是养老金并轨之后,是否就意味着体制内的养老金会大幅下降,体制内外的养老金彻底一致了呢?其实不然,首先大家要明确的是,之所以体制内外的养老金会存在差异,是因为过去的养老金制度一直采用的是“双轨制”,两者的养老金有着不同的计算办法,所以得出的养老金计算结果自然也是不一样的。

比如体制内的养老金往往会有很多的补贴待遇,包括职务补贴、职称补贴、工龄补贴、岗位补贴等等。而且体制内的工作人员还不需要单独自己缴纳养老金,都是由国家财政发放,所以退休后一般可以拿到更多的退休金。而体制外的一些企业,补贴福利等待遇很少不说,更重要是他们的养老金主要是根据社保的参保来决定的,比如缴费基数、缴费年限等等。而众所周知,一些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不像体制内的单位,其缴费基数都是比较低的,因此最终获得的养老金水平也就相对较低。

当然,对于2024年10月即将正式实施的养老金并轨制度,虽说备受诟病的养老金“双轨制”确实是要被破除了,但并不意味着就体制内外的养老金就能实现彻底一致。一来,从前文得知,“老人”和“中人”的养老金待遇基本是没影响的,甚至有些人新政计算下来的养老金还会更高,因此不存在所谓的养老金大幅下降的问题。二来,还是缴费基数差距的问题,体制外的养老金缴费基数相对来说更低一些,而且甚至还有部分的企业连五险都不给交,或者工作满一年再交五险的等等问题都有。三来,体制内落实的其他待遇也更好,比如职业年金(国家专门为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机制)、个人养老金等等。四来,养老金并轨的实施主要也是针对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即都统一成为企业单位退休人员相同的计算方式。在养老金并轨之后,体制内工作人员将与企业职工一样,需要自己缴纳养老金,按照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进行缴费。

因此,养老金并轨的实施并不意味着体制内养老金的大幅下降,而是旨在消除“双轨制”带来的不公,并逐步实现养老金计算方法的统一。尽管改革后体制内外的养老金不会完全一致,但并轨改革为缩小两者之间的差距奠定了基础,并为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养老保险制度提供了支持。

并轨后怎么计算养老金?

1、体制内

(1)并轨前:养老金=基本退休金+职级补贴+增加退休费。其中,工龄超过35年,基本退休金就有退休工资的90%。而增加退休费则是一种额外补贴或奖励,主要基于个人工作的年限、职务级别和工作表现等。

(2)并轨后:和体制外企业退休人员计算方法一致。

2、体制外

并轨前后不变,养老金=基本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其中,基本养老金=当地上年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打个比方,就拿影响最大的“新人”来说,假设25岁的张三今年(时间在2014年10月1日之后)入职公务员,工作35年,60岁退休,且薪酬和当地平均工资为4000元/月。那么张三在并轨前的养老金为4000元×90%+职级补贴+增加退休费。而在并轨后的养老金,若按最高300%的缴费指数计算,则养老金=4000元×(1+3)÷2×35年×1%=2800元的基本养老金,再加上个人养老金余额。

总的来说,2024年10月养老金并轨实施的倒计时已经开启,而此次并轨的改革也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统一缴费标准、统一养老金计发办法、统一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等。简单来说,就是体制内外都将按照企业退休人员“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原则来发放养老金。虽然并轨并不意味着体制内外的养老金完全一致,但它确实为缩小差距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标志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朝着更加公平、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无疑将是我国社会保障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最后,你认为现在体制内外的养老金差距明显吗?你期待养老金并轨的实施吗?欢迎留言讨论。

上一篇:富士康正式工招聘,不穿无尘服,男女不限,购买五险一金

上一篇:

皖ICP备20008326号-9  |   QQ:859242200  |  地址:江苏省宜兴市人力资源产业园  |  电话:13295639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