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并轨”:体制内人员的养老金会缩水吗?

发布时间:2024-03-26 01:28:20   

最近养老金要并轨这件事,可以说是关系到所有人的大事。

5000多万的公务员和事业编,在退休之后的退休金计算方式以后就和普通打工人一样了,以后再也不分什么体制外、体制内了。

(图来自网络)

一、我国的养老金制度

我国的养老金主要来源于社保基金。

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参加的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不需要缴纳费用。退休后按月领取退休金,退休金由国家财政负担。

企业职工实行的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由企业和个人共同承担养老保险费,退休后按月领取。

二、并轨之前

在养老金并轨之前,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中间的差价大的吓人。

举个例子,假设有俩兄弟:小高和小黑。小高在企业工作,小黑是一个公务员。

小高的工资5000元/月,社会平均工资也是5000元,他每月要缴纳养老保险400元,假设他工作35年,60岁退休,退休后每月领取2959元退休金,占到退休前月工资的不到60%。

小黑的工资也是5000元,养老金并轨前他在个人养老金保险方面的支出为0元,假设小李也是在工作35年后退休,每月领取到的退休金按照退休前工资的90%计发,也就是4500元。

三、并轨时间

由于种种原因,在2014年的时候,国家开始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改革,两者就开始了并轨。

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养老保险制度。

考虑到种种原因和推进的困难程度,中间预留了10年的过渡期,到今年10月将正式并轨完成。

四、并轨方案

这次并轨改革,国家将体制内的人按参加工作时间和退休时间的不同划为老、中、新三类人,按照老人老办法、中人中办法、新人新办法的措施分别对待。

老人,就是指2014年10月前退休的,并轨对他们没有影响,一个字爽。

新人,是指2014年10月以后参加工作的,按并轨后新办法发放养老金,特殊待遇没了。

而中人,是指2014年10月前入职的,且在2024年10月之前退休的,采取的是新老制度相结合,保底限高的原则。大致就是按两种方法算,哪个方法算出来的钱多,就按哪个方法。

五、并轨后,体制内的养老金会缩水吗

并轨之后,机关事业单位和普通企业的养老金就会完全一样吗?

并非如此,并轨只是让二者的养老金的缴费方式和计算公式一致。

但养老金的多少,和我们缴费水平、缴费年限都是有关系。

体制内之所以会更多,是因为一般能够按照你的真实工资水平足额缴费,再加上工作稳定,缴费时间足够长。

而企业很多是按照当地缴费基数下限交的,并且随时还有失业中断的风险。

一句话总结:多缴多得,机关事业单位一般缴的远比企业多

六、年金制度

除了缴纳的多,缴纳的久,机关事业单位跟企业的最大差异,是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年金是强制建立的,财政保障全额缴纳。

相关文件规定,机关事业单位除了在参加基本的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还要为工作人员在建立职业年金。

单位按照本单位工资总额的8%缴费,个人按本人缴费工资的4%缴费。

按照人社部在2019年的数据,当年我国机关事业单位的职业年金覆盖率已经高达82%。

企业的职业年金由于不具备这个强制性啊,覆盖率还不到10%。

更有意思的是,已经覆盖的这10%,主要是集中于国企和央企的职工。

而一般的企业,除了大型的国央企,几乎都没有给员工交年金的。

七、总结

无论如何,并轨肯定是有好处的,更多的人将会获得更加公平和合理的养老保险,我们到手的钱可是实打实的呀。

此外,我们要认识到,为人民服务永远都不晚。赶紧拿出自己的身份证,看看年龄上还有没有机会吧。

如果没机会了,那你还可以选择缴个人养老金

个人养老金是指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实现养老保险补充功能的制度。

每人每年有最高12000元额度可以存入个人养老金账户。

每年足额缴纳个人养老金,最多可免税5400元。

可以购买理财产品、商业养老保险、储蓄存款、基金等产品,获得长期收益。

毫无欲望的小潘,公众号:七个小潘来了,个人养老金来了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养老金“并轨”的相关政策。

上一篇:嘴上说离职,身体却很诚实,离职常挂嘴边,会失去点什么

上一篇:

皖ICP备20008326号-9  |   QQ:859242200  |  地址:江苏省宜兴市人力资源产业园  |  电话:13295639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