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现状:要么啥也不懂的正式工带着一群劳务工干活,要么搞党建

发布时间:2024-03-22 18:30:01   

国有企业的新生态:劳动者与“关系户”之间的微妙协调,社会责任的远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有企业一直被视为“铁饭碗”,是一种稳定和荣耀的象征。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国有企业内部似乎也在悄然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最近,关于国有企业现状的讨论在网络上愈演愈烈,一些内部员工和网友开始纷纷发声,揭示了国有企业背后鲜为人知的一面。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国有企业员工在接受采访时感叹道:“哎,现在的国有企业真是越来越难以理解。”

 他口中的“难以理解”,指的是一种现象:一方面,一些正式员工虽然对业务知之甚少,却能够轻松地指挥劳务工完成工作;另一方面,还有一部分人忙于各种党建活动,似乎与企业的核心业务渐行渐远。这种看似反常的现象,在不少国有企业中都存在着。

劳务工成为业务执行的主力,而一些正式员工则更像是在充当“监工”的角色。甚至有人调侃说:“如今的国企,正式员工都几乎成了行政人员,不必考虑业务,只需天天开会学习。”    

 这种角色转变背后,到底隐藏着何种原因呢?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与国有企业的招聘机制和用人观念有着密切关系。在一些国有企业中,招聘更加注重的是“关系”而不是“能力”,这导致一些员工虽然缺乏实际业务能力,却凭借着“关系”轻松得到晋升。这种“关系户”现象的存在,给企业的长远发展带来了隐患。一方面,它打击了真正有能力、有干劲的员工的积极性,导致企业内部出现“人才流失”的现象;另一方面,它也损害了企业的形象和声誉,让外界对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产生了质疑。

   

          

“如今的国企,似乎已经忘记了自己的初心。” 一位网友在社交平台上留言称。他的话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在很多人看来,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而不是沉迷于内部的“权力游戏”和“关系斗争”。然而,要改变这种现状并非易事。这需要企业内部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改革,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监督。只有当国有企业真正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才能重新找回企业的荣耀与担当。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国有企业中依然有许多默默奉献、努力工作的员工。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国有企业的精神风貌。但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忽视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只有正视问题、勇于改革,才能够让国有企业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或许,正是这些复杂而深刻的内在矛盾,让国有企业的未来充满了未知与变数。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希望它能够在时代的洪流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初心,不忘使命,为社会、为国家、为人民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    

              

上一篇:网红电商----五险一金+免费体检+正式工可达9000元以上!

上一篇:

皖ICP备20008326号-9  |   QQ:859242200  |  地址:江苏省宜兴市人力资源产业园  |  电话:13295639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