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4-16 00:34:31
正文共: 2728字 预计阅读时间: 7分钟 ![]() 01 与社保相关的概念 ![]()
![]() 02 月领养老金组成部分 ![]() 当我们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就可以开始领取养老金了。具体每个月我能领到的钱,由这3个部分组成: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 ![]() 基础养老金——来自于社保统筹账户,由政府进行分配。
计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 ![]() 如何查询我们的个人缴费基数和金额? 支付宝:支付宝-市民中心-社保-社保查询 微信:微信-我-服务-城市服务-社保 ![]() 03 养老金计算公式解析 ![]()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每年定期发布,随着全省职工月平均工资的增长,对应的基础养老金也会逐年增加,这项主要反映全省职工的月平均工资,与个人具体缴费情况相关性不大。 举例说明: 北京某企业员工小A,2021年的缴费基数为15000元,北京当年月平均工资为9407元,则小A2021年的个人缴费指数为15000/9407=1.595,也就是说小A的个人缴费指数是北京平均水平的1.595倍。 如果小A连续5年的个人缴费指数为1.595,1,1.612,1.622和1.633,那么小A这5年的月平均缴费工资指数就是 (1.595+1+1.612+1.622+1.633)/5=1.492 假如小A退休时的月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是1.492,累积缴纳了25年,他退休时上年度的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是12000元,那么小A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就是12000元 × 1.492 = 17904元 小A的基础养老金 =(12000+17904)÷2×25×1% = 3738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 = 个人账户累计总额 / 计发月数 个人账户累计总额:我们每个月从工资中扣除的部分会进入个人账户,退休前个人账户的累计余额。 我们可以在“支付宝-市民中心-社保-社保查询-社保基本信息-社保个人对账单”中,可以查到截至上一年度末的个人账户余额。 缴纳时间越长,个人账户养老金将积累越多。 计发月数: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划发放月数,依据退休年龄而变化,见下表。 根据2005年发布的,国发〔2005〕38号,《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计发月数核定退休待遇。 假定前面的小A退休时55岁,根据上表计发月数为170,个人账户累计余额为20万元,那么小A每个月个人账户养老金领取金额为200000/170=1,176.47元。 每领取一个月,个人账户累积余额则相应减少。如果个人账户余额全部领完,则由社保统筹基金继续发放,因为国家规定社保养老金是终身领取的。 由此可以看出一个问题,现在人均寿命越来越高,这意味着个人账户余额领取完后,社保基金需要维持人们领取养老金的时间就越来越长。以60岁为例,139个月相当于11年多一点,这个人71岁以后的养老将都由国家来承担了。 目前,中国进入了老龄化和少子化,一方面领取压力大,另一方面交社保的人变少,双重压力下,社保基金的压力将越来越大。这也是近年国家为什么启动“养老第三支柱”,鼓励个人为自己的养老负责的原因所在了。 ![]() 04 计发月数发展趋势 ![]() 个人账户计发月数不是一成不变的,1997年的国发26号文规定计发月数为120个月。目前执行的是2005年国发38号文。计发月数主要依据全国城镇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进行计算。2000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为71.4岁,2022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为77.93岁,预期寿命显著提高。 2021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印发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 “ 十四五 ”规划》第三章第二节,明确提到了修订职工基本养老金个人账户的计发月数。 从之前的变化规律不难看出,计发月数将有可能随着人均预期寿命的增加而增加。计发月数增加,个人账户余额领取完将需要更长时间,在相同寿命的前提下,领取完后由社保基金继续支付养老金的年限则相应缩短,社保基金压力也能相应减少。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