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离职能拿多少补偿金,从“0”到“2N”,全面解析 (收藏起来)

发布时间:2024-03-29 13:32:29   

大家好,我是老易,关注职场新鲜事,解读行业新动态!


员工离职,经济补偿金问题总是大家关心的问题。到底什么情况下能拿到补偿?补偿金又该如何计算?

今天,我们就以2024年的最新规定为准绳,为大家揭开离职经济补偿金的神秘面纱,让您一文读懂其中的奥秘,赶快转发收藏,关键时刻能派上大用场!(文末附详表)


何时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协商解除与劳动者单方解除

  • 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如由劳动者提前30天提出且单位同意,单位无需支付经济补偿。
  • 若因单位未提供约定的劳动保护、未及时足额支付报酬、未依法缴纳社保等劳动者被迫解除劳动合同,则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用人单位单方解除

过失性解除

  • 若劳动者在试用期不合格、严重违反规章制度、严重失职损害单位利益、兼职影响本职工作且拒不改正、劳动合同无效等情况,单位可不经提前通知且不支付经济补偿金解除劳动合同。

非过失性解除

  • 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无法从事原工作,单位调整岗位后仍无法胜任,或劳动合同订立时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无法履行合同且协商不成时,单位需提前30天通知或支付一个月工资(代通知金)并支付经济补偿金。

特殊保护下的禁止解除劳动合同

  • 在特定情况下,如职业病观察期、工伤、医疗期、孕期、哺乳期、工龄满足一定条件等,单位不得依照过失性解除或经济裁员的方式解除劳动合同。

经济补偿金计算方式

计算公式精讲

通用经济补偿金公式

  • 补偿金 = S × N,其中S为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前12个月的实际平均工资(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工资等),N为工作年限。若S超过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则按三倍计算,并且年限上限为12年。

代通知金经济补偿金公式

  • N+1:非过失性解除情况下,单位需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S上月工资标准),计算公式为:补偿金 = S × N + S(上月工资)。

违法解除赔偿金公式

  • 2N: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需支付双倍经济补偿金,即赔偿金 = S × 2N。

N、N+1、2N应用场景

  • N:适用于大多数正常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即按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
  • N+1:适用于劳动合同法第40条规定的非过失性解除,单位需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
  • 2N:适用于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需支付双倍经济补偿金。

注:网络上流传的2N+1、2(N+1)等概念并无法律依据,勿混淆。

下面一张图让你清楚离职经济补偿金

总结:离职经济补偿金制度是我国劳动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通过了解并掌握相关计算规则和应用场景,劳动者可以在必要时合理维护自身权益,用人单位亦能确保符合法律规定,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关注】接收最新消息!你的【在看】+【】,是对我最好的认可!  


免责声明:本号对所有原创、转载文章陈述与观点均保持中立,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和交流。个人观点,不构成法律建议,相关法律问题,建议咨询法律专业人士。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文中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上一篇:和离职的仿制大药厂高管饮茶

上一篇:提离职了就别回头

皖ICP备20008326号-9  |   QQ:859242200  |  地址:江苏省宜兴市人力资源产业园  |  电话:13295639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