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即将彻底并轨,退休工资会降低吗?

发布时间:2024-03-26 21:01:37   

先科普一下:

养老金并轨是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实行和企业职工一样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众所周知,我国养老金长期以来都是双轨制。养老金主要分为两大体系:一是机关事业单位,二是企业职工养老,也就是体制内体制外

一直以来,我国体制内外养老金存在较为严重的差距,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养老金比企业养老金高出3倍左右。体制内的员工不需要自己缴纳养老金,但是退休后拿到更多退休金,而企业职工需要自己缴纳,退休后反而更低。对此,人们的呼声很高,要求双轨制并轨。 

以养老金替代率来看,企业职工替代率只有40%,而体制内的替代率则在80%-90%。如果在退休前工资均为1万元,那么,企业职工退休后只能有4000多元养老金,而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能拿八九千元。

针对这个问题20123月,全国两会上,委员们对取消养老金双轨制的呼声高涨。201312月,人社部最终确定养老金双轨制并轨的方案。201410月,国务院发布文件,正式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改革的目的是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养老保险制度

也就是说,国家针对这项改革10年前已经开始,按照我国养老金改革的时间表,今年马上接近尾声。

大家普遍关心,这到底对我们未来的仰赖带来怎样实质性影响?

养老金并轨完成之后,这是否就意味着体制内人员的养老金会大幅下降,体制外人员工资能够上涨,体制内外的人员的养老金彻底一致了呢?或者换而言之,以前体制内的养老金替代率高达890%,而企业职工养老金替代率只有40%,这的现象能否彻底改变?

 

真实的答案:显然不是的!确实没办法“一刀切”!

养老金双轨制并轨,并不意味着体制内外的养老金完全一致,按照目前规则,和企业的养老金相比,体制内的养老金仍然具有优势。

主要两大原因如下:

一方面,缴费基数起到了决定作用国内很多企业的养老金都是按照最低标准来缴纳。尤其是我国存在大量小微企业,他们只是为了应付检查,按照最低标准缴纳社保。然而。体制内的养老金,基本都是按照实际发放工资足额缴纳,只要不超过当地缴纳基数上限就可以了。所以,缴费基准金额不同,最终决定了退休后领取养老金的差距。

另一方面,职业年金制度规定,增加了机关事业人员的退休待遇。机关事业养老金并轨改革之后,为了保证体制内的退休待遇不下降,当时的文件就有如下规定:机关事业单位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应当为其工作人员建立职业年金。单位按本单位工资总额的8%缴费,个人按本人缴费工资的4%缴费。工作人员退休后,按月领取职业年金待遇。

这意味着,机关事业单位的职业年金属于强制性,短期之内就迅速形成高覆盖。按照2019年人社部的数据:2019年当年我国机关事业单位的职业年金覆盖率就已经高达82%

这个职业年金确实是普通企业职工所没有的。我国企业年金制度虽然建立很早,但是根本不具备强制性,覆盖率还不到10%,且主要集中于国企和央企,这导致绝大多数普通私企职工没有办法享受企业年金。

 

养老金改革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国家养老压力逐步增大。

20139月,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的数量,突破了2亿。从此以后,中国每一天都有将近25000人进入到60岁以上老年人的行列。目前,60岁以上群体已经接近3亿人。国家卫健委统计:预计到2035年左右,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

2035年开始,中国将进入深度老龄化的高峰期,并在未来持续近40年时间。同时,由于出生人口下降,根据权威机构测算,到2050年,中国职工的抚养比将从当前的3个职工养一个退休人员,变成1.5个职工养一个退休人员。

这个数据非常可怕!

2050年,1.5个在岗职工养一个退休人员,试想一下,国家养老金能够提供足够保障吗?

在人们的观念中,居民养老完全属于政府职责,因此质疑政府是否在推脱责任。但是,根据社会学理论,一国政府对于居民养老的责任虽然重要,但是,政府对养老问题通常都是承担有限责任。

发达国家都是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来保障全社会养老问题。这是缓解养老问题的关键所在。

中国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应该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面向全体国民的基础养老保险。这个制度的主要意义在于体现公平,人人都有;第二个层次,是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继续完善;第三个层次是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年金,作为补充养老保险;第四个层次是面向高龄老年居民、贫困老年人的老年津贴制度和老年低保制度。

根据这个理论,我们国家的养老保障体系实际上有三根支柱,这是国家构架的养老体系。

第一支柱,是国家提供的社保统筹养老金,一般称为基本养老金。社保统筹养老金的特点是,国家提供的基本是免税的。不管养老金5000,还是2万都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这是大家司空见惯的养老金,但远不是全部。

第二支柱,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共同筹建的年金养老金,目前主要包括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两大类。年金养老金在缴纳的时候可以税前扣除,而且还有单位缴纳的部分补充。

目前来看,年金养老金个人可选择的空间不多,都是单位建立统一的年金计划,由专业的管理理财公司打理,个人无法选择理财产品。

第三支柱,是以新建立的个人养老金为代表的私人养老金制度。个人养老金制度的优惠,是税收优惠。缴纳可以享受到税收减免,领取时统一按照3%的税率计算。个人养老金,个人可以选择相应的投资产品,比如说商业养老金、银行理财产品、养老目标基金、特定养老目标存款等等。

 

随着年轻人占比减少,社会统筹养老金的增速只会越来越缓。2015年至2023年养老金增长速度由10%逐渐下降至3%2024年最多也就是2%~3%的水平。这种情况下,社保养老金的替代率只会越来越低。

如果想提升养老待遇,只能通过年金养老金和个人养老金来准备了。所以说,留给整个社会准备养老的时间不多了。对于个人来说,如果没有早做准备,等着年纪大了再开始积累,选择会非常艰难。

因此,一场新型的养老保卫战确实提前打响了。年轻人需要提前筹划个人养老金账户。单纯依靠社会统筹养老金一方面未来只能65岁之后领取,另一方面,社会统筹所发放金额根本无法保障晚年生活。

这场战斗,您准备好了吗?

上一篇:员工为什么离职?离职真相揭秘:不只是“家里有事、身体原因”那么简单,大部分原因都是受委屈了,哪有那么多家里有事,身体原因

上一篇:

皖ICP备20008326号-9  |   QQ:859242200  |  地址:江苏省宜兴市人力资源产业园  |  电话:13295639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