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25 10:51:02
Hello,我是Brittany!这周我们聊聊养老吧! 什么是“养老金双轨”? 简单的说就体制内(公务员机关事业单位)实行一套养老金计算标准,体制外(企业职工)实行另一套养老金计划标准。 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主要来源于社保基金,领多少钱,是根据缴纳的额度、时间、社会平均工资等决定的,多缴多得。 职工基本养老金 = 月基础养老金 + 月个人账户养老金 月基础养老金=(上年度月社平工资+上年度月社平工资*平均社保缴费基数)÷2*缴费年限*1% 月个人账户养老金 = 个人账户余额÷计发月数 “社平工资”是指你退休所在地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是多少。 所以在哪退休很重要的呢,那直接影响了你的退休金 体制内职工的退休金,由财政部出,能领多少领多少主要看工作年限、职级。 以前体制内的退休金是体制外的好几倍,体制内的人员通常工作年限长,能领的退休金比例高,再加上一些其他补贴,体制内人员退休金比在岗时的工资还高。 养老金并轨后对体制内人群的影响 2014年10月,国务院颁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要求体制内人员开始缴纳社会保险(含养老保险),建立与企业职工一致的养老制度并为这项改革设了10年的过渡期。 国家将体制内职工按参加工作时间和退休时间的不同,将退休人员分为“老人”“中人”和“新人”三类。采取了“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过渡”的方法: 总结:养老金并轨,对体制内老人、中人并没有太大影响,对于2014年以后入职体制内的人员影响最大,2014年以后入职体制内的人员和社会职工人员领取的养老金将采取同样的计算方法,完全取决于你的缴纳基数和你所在城市的平均工资。 如何领更多养老金?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到来,目前社会在职人员缴纳的社保已经不足以支付退休的工资,当前的养老金缺口一直由财政调拨补贴。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报告预测,2035年左右会有8万亿-10万亿的缺口。这个数字蛮吓人的! 持续的财政补贴不可能一直维持下去,要达到一个有品质的养老生活,还得靠自己规划一部分养老金。 毕竟,体制内养老金也在改革了,说明养老金池子真不够了。 而老龄化、少子化,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可以说是不可逆的。交钱的人越来越少,领钱的人越来越多,那未来养老金的缺口只会越来越大,养老金也就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普通打工人,如果想有份充足的退休金,体面的过老年生活,可以做以下3件事: ①社保养老金尽量多交、长交 有能力尽量多交几年社保,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多交不浪费,未来领的也多。 ②如可,选大城市退休 大城市社会平均工资高,在大城市退休,退休金自然水涨船高。如果看中了哪个大城市,那就至少交满10年,并当做最后参保地。 ③适当补充商业养老金 如果前两项都很难实现,那么最直接的补救办法就是——补充商业养老金,给未来养老生活增加一份保障。 商业养老金的优势在于 ①想55岁或60岁领钱,能领多少,主动权在自己; ②现金价值持续增长,可终身领取的现金流,不受市场波动影响; ③领取确定,交多少、拿多少,都写进合同,很安心。 近几年国家出台了很多相关政策呼吁我们要用商业保险补充养老,原因有两个: ①仅靠退休金满足不了养老需求 ②中国已经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 这就是为什么国家要大力发展养老第三支柱的原因。 简单来说,养老这件事: |
上一篇:养老金并轨“10年过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