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缘巧合,盘出来了自己当初毕业季找工作的一个心态卡点—“忍”过劲儿了.
发布时间:2024-03-09 01:46:25
今天窗外下雪了,我习惯地会在窗前看一会。如果雪的大小,是稀碎到尚没有到鹅毛大雪的程度,飘下来反而会有一种在春光和满地漂亮白色之间的“飘零感”。不知道为啥还有点沧桑? 本来是打算,哪天彻底抽出一个板块给大家系统表达一下这一年我的经历和收获,但今天的灵感实在上头,发在朋友圈显得太长,不捕捉显得可惜,于是就先记录下来。毕竟灵感不会一直在;事情,也不能等全都准备好了再开始~(太久没用排版了大家将就着看吧,主要看内容看内容就行啊啊)因接触了跟之前所认识的人都不太一样的同龄人。在一些争吵中,终极人生价值观里,那些尚保存一点非功利主义热忱的动人的流动,让我放下过往眼界的局限,有了新目光。
出于隐私保护和行文逻辑,这位同学具体的事情暂且无法长篇大论展开。但他目前所拿到的“成果”(自己建立起一个机构的从0-1),让我发现,原来他有一套自己成事的系统——【主动选择/探索】+【坚定执行】: 不仅会发挥自主性去主动选择要面对的体系,还会在该环境中进行持续探索与攻克。 因为我觉得对于同龄人来说,以上两项做到一项,就已经很不容易。我发现原来我过往是个【主动选择】,然后【被动执行】的人。虽然我也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勇气,去【主动选择】去进入环境,甚至为了进入这个自己选择的环境付出远超平常的努力和巨大能量,但当我真正进入环境,一旦发现环境不如意或者价值观与预想有冲突,就开启了一种【被动模式】。即使我会主动挖掘工作中自己还可以多做的事情进行创造性思考,但我依旧把核心放在了“外界”,即试图让更好的工作结果赋予我价值;而非我主动地借用外界体系和环境,在【过程本身】享受我自己做事的价值和成事的锻炼。我在自以为的预期与真实境况产生冲突后,价值观产生了震荡,整个人也“缩”了起来。我在明明痛苦的情况下,一直在等一个“环境”的救赎。——我觉得自己只要忍,只要熬,即使当下不满意,我也可以借着局势的东风,挺到那个“海压竹枝低复举,风吹山角晦还明”的节点,到时,一切就都好起来了。很多时候对于局势的把握,的确需要一种赌博性的忍耐与运筹;但对于个人而言,在局势稍微不利的时候,今天我突然觉得,或许更加不那么让自己难受的心态该是“做”需要抗住压力,继续保持生活稳定且健康的意志与魄力(毕竟对于我来说,又没有到需要卧薪尝胆的那种程度。) 我不能因为过往的努力和积累,就在大环境不好的时候,单纯地将自己封闭起来去忍到环境好了等局势来救我。面对社会与自我的冲突,我所需要提高的,是一种【破局】的思维转换➕执行起来的能力,并且持续执行的认知——不是只有脑中的“预判”,是真的做起来的“知行合一”。不是对局势一味侃侃而谈然后麻木自我,是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在可以的范围内,去行动破局。然后坚定执行。 人的认知不在于ta能想到什么,而在于真正能做到什么。如果,我可以给过去去年毕业的时候迷茫到信仰要坍塌的自己写一些话,我会告诉她: 如果现在已经不如意,那就先放下执念吧。让事情缓一下。 我们去把【主动性】转换一点,去主动选择那些在当下自己就可以做到的事情,那些对自己身体和灵魂真的有利的事情:跑跑步,然后动笔写一写自己想写的东西…反正你不是一直想“写”嘛!咱已经到这步了,那就去写吧! 不求结果,只求“做”本身。 还有,辛苦了。 不要纯粹地再在每个投递简历的按钮发出去后,机械地等了。你真的辛苦了,不怪你。我们,可能只是需要某个瞬间的点化,和缓一下的契机。 再坚持坚持,事缓则圆 我们真的会 很好的! … 在刚刚在东北跑步的刹那,我一下想起来了那个还在上大学的我跑步的我,好像感受一下重叠起来了。带着耳机,耳机里里播放的是改编后的《海底》,在那个本来已经跑不下去的瞬间,听到这首歌,又跑起来了。而当时的我,还有太多太多的学生时代没来得及懂的人和人之间的“可惜”……所以在当时的那个操场上,来不及来不及的歌声里,21:00的晚风里,我边跑边想“来得及”“来得及”…好像我再加速点,我错过的遗憾就都能补齐。 但事实上,都过去了。 转眼间,又到了大四要春招的毕业季,我总会想起当时的自己,春招已经开始,大四的学妹学弟们也都开始投递了,近日也有很多其他境况如已经毕业的同学,打算再次进行找工作,来找我交流。今年毕业人数前两天又上了热搜,找工作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是很多同学与社会的第一次交手,我也还没有“交个好手”。如何在这个经济环境下,找到个对得起自己物质也对得起自己心灵的工作,确不容易。我的能力,说不了太多大话,也没法给大家提供什么岗位。可我,总是想“尽力一把”,哪怕只是心灵上的宽慰,就当是宽慰了当初的自己:最后,工作是肯定可以找到的,但是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这份最终的工作,在这份真正工作里,真实社会中,我们到底会过得如何,祝我们都能微信公众号|小张琢磨琢磨 小红书账号|快乐的ENFP斗士——板板 |
上一篇:一边是找不到工作的人在喊求职难,另一边是公司在喊招不到员工,到底谁说的才是真的?其实没必要纠结这个问题,自古以来能力才是硬道理!
上一篇:去找工作,却被忽悠买了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