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09 01:40:00
![]() ![]() 编者按:奔赴山海、不负热爱!地质学家李四光曾说:“地质科学的源泉在野外。”地科院在广大学生野外实习期间特推出《实习“拾光”记》专栏,记录学生实习的满满收获和点滴回忆,引导广大学子继承发扬“三光荣、四特别”地质精神,把青春奋斗融入能源强国伟大事业,更将能源报国的拳拳之心铭刻在寻油找气的山川大地! 为巩固课堂所学的沉积岩与沉积相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对地层、沉积岩基本特征、沉积相典型地质现象获得深刻认识,培养学生野外地质现象的观察能力,掌握野外地质工作方法,具备野外地质调查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2022级学生在专业教师代宗仰、夏青松、董少峰、何江、连承波、张云峰六位老师以及辅导员赵宇航带领下,于3月2日在重庆北碚开展为期两周的沉积相地质实习。 ![]() 实习地区的地貌形态属山地类型的低山、低丘区,山峰林立,沟谷交错,总体地势北高南低,山脉及沟槽多沿北东-南西方向延伸。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同学们积极有序地开展了本次实习活动,先后观察了茅口组、龙潭组、长兴组、飞仙关组、和嘉陵江组。他们沉浸在野外地质现象的认真观察中,卖力地寻找着造礁生物不论脚下的泥土路有多难走,认真仔细地用罗盘测量着倾向和倾角,并在老师的指导下,绘制野外信手剖面图和素描图,实地观察中,仔细记录并分析各种岩性、构造和结构等特征。 ![]() 代宗仰老师进行罗盘使用教学 实习期间同学们穿越崎岖的山地,攀登坡度近六十度的松散的黄土泥地,尽管条件艰苦,没有一个同学因为辛苦而请假退缩的。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实地工作中,坚持持续观察和认真记录,他们展示了杰出的耐心和耐力,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刻苦耐劳、求知若渴、执着打拼、不畏艰难的地质人精神。 ![]() 同学们正在测量飞仙关组第二段的产状 ![]() 何江老师正在为同学们讲解礁相与非礁相 本次实习分为六个小组,在六位老师的分别带领下开展野外标本样品的采集、产状的测量、剖面图的绘制和资料报告的整理。每个小组内部分工明确,轮流动手进行测量,同学们集思广益,互帮互助,高效率地完成了老师安排的任务。几天的实习既让学生了解了科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工作方法,培养了学生科研工作的思维能力,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专业素养的同时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科研工作能力。 ![]() 同学们认真辨别岩石表面的生物遗迹 并绘制素描图 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2022级华礼潇同学说到:在实习过程中不仅深化了对书本上理论知识的认识,也让我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大地无垠,格物致知”的院训。 ● 招生特辑|欢迎报考!地科值得!● 龙行龘龘|打开地科院辅导员的“龙”重祝福!● 三全育人① |课程育人:基础地质课程思政一体化实践与探索● 地科榜young说 | 李佳芮:突破壁垒,传递向上的力量!图文丨韩玉 编辑丨李腾 责编丨宗启伟 审核丨刘杨洁雅 何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