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5-10 20:31:23
点击上方成铁物流微家园关注我们 餐补使用要合规 违规套取受处理 -每月一案 - 案情概况 2019年4月至2021年8月,张某某在担任某公司车间副主任期间,不按规定使用、不据实报销职工用餐补助,通过协议餐厅开具发票后报销的方式套取11.2621万元,用于车间职工集中聚餐和在非协议餐厅节日聚餐。其行为属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定。 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规定,张某某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和企业纪律记大过处分。违纪款予以收缴。 案件剖析 01 错把补助当“福利” 公司给予职工的餐补,是为解决职工当班时的用餐,而非固定发放给职工的福利,用则有不用则无,且必须实报实销。张某某错误认为餐补是公司给予职工的一项固定福利,只要不超标准使用,并全都用在职工身上,就可以变通。对此,暴露出张某某自身规矩意识淡薄,日常疏于党风廉政建设、财经纪律相关制度和要求的学习。 02 变相操作致变味 张某某将餐补变相成指定时间集中聚餐和节日聚会,不据实使用、不据实报销,看似用在了职工身上,同时满足多样化用餐的需求,却背离了餐补经费下拨的初衷。另外,变相使用餐补,既容易侵占职工群众利益,又容易演变成“小金库”。 03 监督不力造盲区 张某某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没有按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将“管业务必管廉政”的要求抛于脑后,执行制度严重走样,甚至违规而不自知。该公司虽然在2020年开展“微腐败”专项整治时,检查了自办食堂的管理情况,但未将无条件自办食堂但下拨有餐补的车间纳入检查范围。加之职能部门日常监管和报销审核不力,最终导致管理层层失控,形成盲区,问题长时间存在。 检查反思 张某某在检查中反思到:自己对“餐补”的“补”认识不清,理解不对,错误认为“反正都是职工享有的福利政策,把每餐的餐补转变成职工集中使用是可以的”。自认为钱都是用在职工身上,换地方用餐也没有啥问题,就把未使用的餐补提出来后组织聚餐。现在,才知道不据实报销的危害性和潜在的廉政风险,是违反财经纪律的。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在履行职责时有章不循、搞变通、钻空子,违规违纪了还不自知,教训非常深刻,必须引以为戒。 链接 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继续贯彻了纪在法前、纪法贯通的理念。 01 《条例》新增了第八十条关于“在党组织纪律审查中,依法依规负有作证义务的党员拒绝作证或者故意提供虚假情况”的处分规定,表明在党组织开展纪律审查时,有作证义务的党员必须牢记党员是第一身份、组织是根本归属,必须剔除私心、放下顾虑,无条件配合组织工作,这是明显高于普通公民的作证义务,并且以明确规定的纪律处分后果实际体现了对党员的义务增持要求。 02 《条例》关于违规干预和插手市场经济活动(第一百四十一条)、司法活动、执纪执法活动、公共财产资金分配、项目立项审批和功勋荣誉表彰奖励(第一百四十二条)等处分规定,违纪主体不再限定“党员领导干部”,展现了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管束全体党员行为的决心。 03 《条例》将“执纪执法贯通”增补到纪律处分工作应当遵循的原则中,并在第二十八条规定“适用纪律和适用法律有机融合,党纪政务等处分相匹配”,在具体情形上明确党员依法受到撤职以上处分的应当依照《条例》给予撤销党内职务以上处分(第三十五条),党员有违反市场经济秩序、治安管理、财经纪律等违法行为的视情节给予党纪处分,党员有涉黄涉毒等丧失党员条件、严重败坏党的形象行为的应当开除党籍(第三十条),从总体要求到具体举措都推动了纪法衔接条款的进一步完善。 1 END 1 来源︱党群工作部(纪检) 文字︱李济科 编辑︱谢敏 审核︱王超 签发︱郭海燕 发布︱成铁物流公司融媒体工作室 精诚融和 畅达天下 成铁物流微家园 微信公众号 | ctwlwj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