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简编外临时工, 正式工倒先喊委屈甩锅了
发布时间:2024-05-08 11:47:05
这个世界上最难对付的就是那些习惯了“躺平“的人。看看这个单位,正式编制的员工可真是让人头大。一个个都把自己当大爷,一点儿也不把单位的事当回事。而那些可怜的临时工们,可谓是单位的“顶梁柱“,承担了超过一半的工作。急活、累活、脏活、险活全都由他们来做,却一个个都没有怨言,因为领导想开除他们随时都可以。 听说这个单位正式编制只有9个人,其他人都是些临时工、合同工、公益岗什么的。这么多人混杂在一起,还真是让管理层头疼。不过,最让他们头大的大概就是那些资历老、身体也不太好的“老油条“们了。这帮人虽然名义上是正式工,可实际上工作劲头一点儿也没有。比如说有个46岁的老大姐,名义上是负责财务工作的,可实际上她除了每天准时来上班打卡,签个字就溜之大吉了。其他繁琐的工作,像跑人社部门、去银行办事、做报表之类的,全都交给了两个年轻的临时工去做。她自己呢,每天慢悠悠地来上班,早早地就回家给孩子做饭去了。要让她多加点儿班?别做梦了,她可不干那些苦力活儿,这些都得交给年轻人去承担。还有个快50岁的大叔,更是有理有据地拒绝去一线工作。他说自己身体不太好,有各种“三高“毛病,这都是从前陪吃陪喝拼命工作搞出来的。现在他倒是想让领导赶紧给他办理所谓的“二线“工作,一年收入可以少好几万,总之是一点儿也不愿意去干那些吃力不讨好的活计。这些正式编制的员工,恨不得一天到晚就是躺在办公室里打个盹儿,剩下的活都交给那些可怜的临时工去做。而这些临时工们,无论老幼,都是一个劲地干活。可就在这个时候,单位突然要精简编外人员了,这对他们无疑是个当头一棒。生计顿时成了大问题,心里全是惶恐和无助。与此同时,正式编制的员工也开始闹起来了。他们觉得,如果把这些临时工都辞掉了,那自己就得下到一线去干活了。这可不得了,他们可都是习惯了当“大爷“的人。一个个跟领导闹个不停,说自己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太好,干不了重活累活,要么就给他们安排“二线“工作,要么就干脆提前退休。说真的,这单位的领导们是不是要头疼死了?一方面是那些临时工生计堪忧,另一方面又是那些正式员工死活不肯干活。这可真是“皇上不急,太监急“啊。看来,这个单位要想彻底解决问题,还真是得花不少心思。首先得想办法说服那些正式员工,让他们主动去一线工作,而不是一味地躲在办公室里偷懒。不过这可不容易,毕竟他们多是资历老、地位高的老员工,要他们放下面子去干体力活,恐怕很难说服。再说那些临时工,虽然他们是单位的顶梁柱,可领导的手确实也很有限。要是真的把他们全部辞掉,单位的运转肯定会受到极大影响。但是留着他们,又难免会引起正式员工的不满。这真是个两难的局面。不过,这种“皇上不急太监急“的现象,在我国体制内可不算什么新鲜事儿了。大家都知道,只要是正式编制的员工,只要没有违法乱纪,领导就很难把他们开除。这就给了这些人极大的“底气“,让他们有恃无恐地选择躺平。这些人之所以会有这么强的“铁饭碗“意识,主要还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奉行的“终身制“所造成的。在这样的制度之下,只要你进了体制,基本上就可以一干到底,很难再被开除。自然,这就滋生了一种“我是编制内的,谁也管不了我“的骄傲和自负。而像这个单位的临时工们,就完全处于被动的位置。他们既没有编制,也没有长期稳定的工作,生活自然也就更加拮据。更糟糕的是,这些临时工连辞退的权利都没有,一切还得看领导的心情。这种一刀切的做法,自然也会引起他们的不满和焦虑。总的来说,这个单位的问题可以说是体制内多年来积累下来的弊端所导致的。一方面是那些正式员工习惯了当“大爷“,完全不把自己的工作当回事;另一方面,临时工又缺乏长期稳定的职位保障,生活艰难。这样的局面,想要彻底改变恐怕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单位的领导们需要很大的决心和智慧,既要让那些老油条们主动担起应尽的责任,又要照顾好临时工的切实利益。只有这样,单位的运转才能真正走上正轨,员工的积极性也才能真正调动起来。这无疑是一个需要细致管理和长期努力的过程。但相信只要领导们抓住关键,锲而不舍地推进改革,定能最终建立起一支高效、卓越的员工队伍,让单位的各项事业都能蒸蒸日上。 |
上一篇:好消息!养老金上调通知怎么还不来?人.社.部最新回应..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