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改革,谁受影响最大?

发布时间:2024-04-23 23:20:14   

财大易晟金融学院

ID:Ethan-FinancalSchool

关注

Views

读:养老金的按时支付,代表着国家信用,必然不可能破产。
源:柏年说(BAINIANSHUO )
根据社科院发布的养老金精算报告,到2035年,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账户余额就会耗尽。
此报告一出,舆论哗然,社会上有不少人开始质疑我国养老金体系的可靠性。
养老金的按时支付,代表着国家信用,必然不可能破产。
但是在“现收现付制”和“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面前,现实性的资金缺口又存在。所以近几年,多项针对养老金的改革已经在筹划中,或者正在落地。
目前正在进行的养老金改革有3条,对谁的影响最大?
我们来一条条分析。
第一条改革,体制内养老金并轨。
今年10月,我国养老金“双轨制”10年过渡期即将结束,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体制内)要和企业职工养老金(体制外)合并。
截至目前,我国养老金有“三个体系”: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平均每人6000元/月,替代率80%-90%;(替代率指养老金相较于退休前工资的水平)
企业职工养老,平均每人3200元/月,替代率40%;
农民养老金(城乡居民),平均每人200元/月,聊胜于无。
根据政府财政预算报告,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国家每年要支出1.4万亿元,财政负担最大,缺口有6000亿元之多,都需要财政资金补充。
所以今年10月份的养老金并轨改革,就是在为未来降低“体制内”养老金标准做准备。
这次改革,谁受影响最大?
按照公务员养老金“新老划断”的特点,受到影响最大的,将会是体制内“年轻一代”、并且话语权不多的基层员工。
现在年轻人蜂拥考公,所看重的体制内“高福利”,将会被再砍一层。
第二条改革,已经板上钉钉的“延迟退休”政策。
将导致部分职业晋升节奏放缓,如公务员、医生、企业管理层等。
以公务员为例,很多人知道国家领导干部有“7上8下”之说——即67岁以下可以再干一届,68岁以上则要退休。
而对于年轻公务员来说,同样也有“35岁科级”、“42岁处级”这样的年龄门槛。如果在年龄之前跨过门槛,那么职业生涯将走得更远。
未来随着退休年龄延迟,在“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前提下,居于高层的老年人更难退休,使得中下层很难获得晋升机会,并带来年轻人所诟病的“阶层固化”等问题。
但是对于更广大的体力劳动者而言,并不存在越老越吃香的情况。
好处是,这些行业不存在晋升放缓的问题。但坏处则是,等到了50多岁工作精力下降,市场的优胜劣汰机制,会将自动高薪岗位转移给更有精力的年轻人。
这里面,包括制造业工人、中低端服务业者,以及被媒体讨论非常多的“码农”群体。
而这也给今天所有中国人,提出了一个难题——那就是如果我50多岁收入下降、乃至不幸失业,退休金却直到65岁才能领取,我该怎么办?
第三条改革,国有企业“降本增效”、加大利润上缴。
仔细想一想,中国养老金“现收现付制”之所以存在,老一代人之所以年轻时不缴纳养老金,退休后依然能享受国家提供的养老服务,是因为他们将劳动成果,转化为了如今的国有资产。
所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优势,用国有资产补足养老金缺口,也是理所应当的事。
目前,央企已经在向社保账户缴纳利润,只不过比例仅为6%(2021年数据),未来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除此之外,还有规模2倍于央企的地方国企,后续也会逐步加入到补充养老金缺口的行列当中。
有庞大的国有资产做后盾,中国养老金账户的可靠性,是要高于西方国家的。
只不过,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过快,养老金缺口是现实难题。所以国家势必会要求国有企业加大“降本增效”的力度,扩大向社保账户的利润上缴。
国有企业“降本增效”,对于职工们意味着什么?
这两年,已经经历过一轮降本改革的国企职工们,自己应该有体会。
所以三条改革综合下来看,养老金改革影响最大的,应该是“泛体制内”人群。
养老金并轨改革,降低年轻公务员、事业单位养老金标准;
延迟退休,放缓体制内晋升节奏;
国有企业降本增效,影响国企员工工资与福利。
当然,体制外同样受影响。

版权声明:财大易晟金融学院除发布原创干货以外,致力于优秀金融行业优质文章精选、精读。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有版权和肖像权问题,敬请和我们联系,我们文章没有商业推广,更无意侵权,一经确认,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处理。联系方式:微信vicfer002,电话:4006010026

上一篇:养老金19连涨,企退人员涨200元有多难?哪些人涨的最多?

上一篇:

皖ICP备20008326号-9  |   QQ:859242200  |  地址:江苏省宜兴市人力资源产业园  |  电话:13295639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