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和商业养老金交了几十年,人没了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4-03-28 00:26:46   

随着现代人对养老观念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高度重视自己的养老生活。不过,根据社科院的预测,全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结余将在未来几年急剧减少。

因此,很多人在缴纳社保的同时也选择购买商业养老年金保险,以确保自己晚年生活的保障。

无论是缴纳社保还是购买商业养老年金保险,目的都是为了在退休后获得额外的养老金,过上安稳的生活。

然而,人生充满了不可预测的风险和变数。如果辛辛苦苦积攒的养老金在领取几年后就不幸身故,这无疑会给人带来巨大损失。

那么,如果真的遇到这种情况,应该如何应对呢?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万一人没了,社保如何处理?

社保在处理参保人员退休后去世的情况时,会有以下处理方式:

1.1个人账户养老金余额:

参保人员的个人账户养老金余额是可以被继承的。以职工养老保险为例,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是分开管理的。如果参保人去世,个人账户中的钱可以退还给其继承人,但统筹账户中的钱则无法退还。

个人账户余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个人账户继承额 = 退休时个人账户存储金额 - 个人账户月养老金 × 已领取养老金月数

个人养老金账户的存储额取决于个人的养老金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如果缴费基数较高、缴费年限较长,那么账户中的存储额就会较多。

1.2丧葬补助金&抚恤金

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当参保人员退休后去世时,其家属可能有资格获得一笔遗属抚恤金作为补偿。具体的金额和条件会因地区和政策而有所不同。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是通常情况下的处理方式,具体的继承规定可能因地区和个人情况而有所差异。建议咨询相关的社保机构或专业人士,以获取准确的信息和指导。

根据《社会保险法》的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如果因病或非工伤去世,其家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

丧葬补助金的标准是根据参保人员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上一年度城镇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来计算。

抚恤金的标准则以参保人员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上一年度城镇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基数,根据参保人在职时的缴费年限确定最多发放的月数。

举个例子:

假设张大爷来自广东,退休时年满60岁,今年65岁不幸去世,他缴纳了15年的社保,刚开始领取养老金的时间为5年,退休时的月工资为5000元。

根据计算,张大爷的个人账户储蓄金额为5000元 × 8 × 12个月 × 15年 = 72000元。根据139个月发放,每个月大约为72000元/139个月 ≈ 518元。

个人账户剩余养老金 = 518元 × (139-60) = 40922元,抚恤金 = 4188元 × 9个月 = 37692元。

如果社保的养老金还没有领取几年就不幸去世,那么张大爷的家属可以领取上述三笔款项。

产品咨询、方案定制、健康核保,保险理赔,可以点击链接会有专业的顾问老师1对1服务

人没了,商业年金险怎么领?

年金险是一种人寿保险,通常包含身故保障责任,即在被保险人身故时可以获得身故保障金。

如果在开始领取年金后不久就身故,一般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2.1有保证领取:

保证领取是指年金险中设定的保证领取期限,常见的有10年、20年、25年或30年等。在保险合同中会明确规定保证领取的年限,例如合同中明确写明"保证领取20年"。

这意味着如果在这20年内不幸身故,剩余未领取的年金将一次性赔付给受益人。

假设已领取3年后身故,那么剩余17年的年金将会得到赔偿。因此,身故赔偿金等于保证领取金额减去已累计领取的金额。

产品咨询、方案定制、健康核保,保险理赔,可以点击链接会有专业的顾问老师1对1服务

2.2没有保证领取:

购买的年金险并不保证固定的领取年限,通常只保证返还已交保费而不会有损失,具体规定因产品而异。

某些产品根据已累计领取金额是否超过已交保费来确定身故赔偿金,即身故赔偿金等于已交保费减去已累计领取金额。

其他产品则根据已交保费和现金价值中较高者来确定赔偿金额,选择较高者进行赔付。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赔偿方式会根据实际购买的产品条款来确定,因此请以实际购买的年金险合同约定为准。

对于商业养老年金险,如果参保人员在领取几年后去世,处理方式会有所不同。具体的处理方式可能会根据保险合同的具体条款而有所差异。

产品咨询、方案定制、健康核保,保险理赔,可以点击链接会有专业的顾问老师1对1服务

  • 结语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养老问题,希望退休后能过上美好的晚年生活。

然而,要实现理想中的晚年生活,达到退休自由的水平,持续的现金流是不可或缺的。

因此,仅仅依靠一种养老方式是不够的很多人除了参与社保之外,也会考虑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作为补充,以及其他现金流补充方案,这是确保晚年生活的最大安全保障。然而,无论选择哪种养老方案,实现理想的退休生活最终还是要依靠个人提前规划。

如果你也不知道怎么买保险,或有其它问题,可以点击下方小程序卡片,预约专业的规划师进行“1V1”服务。

上一篇:揭秘!养老金多缴才能多得,为何有人缴费少,到手的钱却更多?

上一篇:

皖ICP备20008326号-9  |   QQ:859242200  |  地址:江苏省宜兴市人力资源产业园  |  电话:13295639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