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27 19:56:38
最近,大家应该或多或少都有听说这一个词——“养老金并轨”。 什么是“养老金并轨”?有人对此还是一头雾水。 “养老金并轨,意思是以后我们的养老金会变多吗?” 面对大家一系列的疑问,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养老金并轨”这件事。 养老金并轨 2014年10月以前,我国养老金制度实行的是双轨制。体制内(公务员机关事业单位)是一条轨道,体制外(企业职工)是另一条轨道。 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由企业和员工一起交钱,共同承担养老保险。养老金主要来源于社保基金,领多少钱,是根据缴纳的额度、时间、社平工资等决定的,多缴多得。 体制内职工的退休金,由财政部出,能领多少领多少主要看工作年限、职级。 以前,我国人口结构年轻,养老金替代率能达80%-90%,体制内外养老金差距不是特别大,双轨制相对还是公平的。 但随着人口老龄化、少子化,养老金替代率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企业养老金替代率已不到40%,而体制内还是90%。 为此,2014年10月,国务院颁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要求体制内人员开始缴纳社会保险(含养老保险)费用,建立与企业职工一致的养老制度。 实行并轨后,体制内外就一样了,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领多少主要看社保缴费基数、缴费年限。 养老金并轨后,具体有什么影响? 今年10月,十年过渡期正式结束,养老金并轨即将开始实施。养老金并轨后,具体有什么影响呢? 首先,为了减小改革阻力,保证改革平稳过渡,国家将体制内职工按参加工作时间和退休时间的不同,分为退休“老人”“中人”和“新人”三类。采取了“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过渡”的方法: 体制内“新人”:2014年10月之后参加工作的人,和企业职工采用相同的计算方法。 体制内“老人”:2014年10月1日前退休的人员,依旧按照退休前的职称和工龄发放。 体制内“中人”:2014年前入职,2014-2024之间退休的,采用新老制度相结合,按“保底限高”的原则。就是按老办法算领钱多,那就按老办法来给。如果按照新办法算领钱多,那就用老办法的数字,加上新办法超出老办法部分的差额比例逐年递增发放。 总结来说:养老金并轨,对体制内“老人”、“中人”并没有太大影响,对“新人”的影响较大,比之前老的计算方式会少一点,但平均比社会打工人多一点,多出来的部分归根到底还是来源于财政支出。 所以,看到这儿,大家明白“养老金并轨”究竟是怎么回事儿了吧!实际上受到影响的只是体制内的工作者,如果你只是普通的社会企业职工,并不会因此受影响,你的养老金主要还是参考你交了多少,交了多久以及你所在地的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显然,想在晚年依然“有钱花”,生活水平不改变,仅靠政府的力量是绝不可能实现的!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负担不起!靠什么都不如靠自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