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主义:储存你的肌肉,它和存养老金一样重要

发布时间:2024-03-18 22:12:12   

大家好~这里是运动鸡血版小羊。

最近听播客发现了特别惊喜的一件事。

我最喜欢的两个播客《无人知晓》《纵横四海》都不约而同的推荐了同一本书——《超越百岁:长寿的科学与艺术》

这本书讲了啥?

我计划真正看完全书(目前只是听完了播客)之后再写一篇单独的推介,所以这里只是提纲挈领式的简单带一带。

顾名思义,这是一本讲“长寿”的书籍。内容之丰富,涉猎之广泛,涵盖医学、营养学、运动、心理情绪的方方面面。

之前我推介过的《百岁人生》(回顾戳:我们距离退休的距离还有多远?| 百岁人生)侧重于职业转型和人生规划,而这本《超越百岁》则将重心放在了“健康”本身。

作者彼得·阿提亚是斯坦福大学医学博士,著名的健康专家,也是一位耐力极佳的运动员。书里系统讲述了他从医→从商→从医的有趣故事,也创造性地提出了“医学3.0”的概念。

通过科学实验与外科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针对小儿麻痹症、天花、艾滋病等“顽疾”,人类在「医学2.0」时代可以说已经取得了划时代的进步。但对于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例如阿兹海默)等疾病,目前通用的主流医学手段却并没有取得非常明显的进展。

因而「医学3.0」应运而生。与中医的“治未病”有异曲同工之妙。一项病灶的形成往往需要长达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演化、推进。等我们自己意识到症状已经产生时,往往已经手忙脚乱、应接不暇。

除了侧重延迟健康寿命和对抗慢性疾病,「医学3.0」还对我们每个人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我们要掌握一定的医学、营养学、心理学知识,能够认识到风险的本质,带有全局观思维去思考、决策,还要有积极主动的能力,以及直面问题、愿意改变根深蒂固的旧习惯的决心。

(光打出这些字,都觉得实在太不容易了

但这就是非常重要的“战略”层面的宏观认知。缺了TA,万万不行。

个人的一点小感受

因为从18年就开始接触投资理财,至今已经6年+时间,「长期主义」这个词,对我来说可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

日常生活中,虽然我很少给自己贴标签,标榜自己是什么什么「长期主义者」,但是心里还是有这样的认知,并且因之多多少少有点儿莫名的小骄傲。

作为风险厌恶人群,我早早地给自己配置好了商业保险,并且比大多数人都要关心社保、养老,大部分的长期投资计划都在有条不紊地按计划进行着。

但听完这两期播客,我发觉我对于「长期主义」的认知还是过于局限了。

我从20+岁就开始规划储蓄与养老,但是从来没有把健康」提到同等重要(甚至更加重要)的地位上来。

虽然过去,我一直有坚持很多微小的健康习惯,例如“饭后坚持散步”,“久坐1小时活动筋骨5分钟”等等,这些习惯也确确实实正向滋养了我,但我从来没有像研究保险理财、研究养老金甚至研究买房装修一样,全面地、系统地、认认真真地把有关健康的一切,转化为自己可实践的知识体系。

肌肉和养老金一样,都是60岁开始筹备就晚了。

哪怕我再不喜欢举铁拉练等力量训练,也应该去充分认知“不去做这件事”会给我带来的风险。

2024年关于「健康」的小目标

1.搞清楚各种常见运动的特性与它们的基础作用(例如有氧、力量、柔韧性的差异),制定自己可以坚持的运动计划。
2.把《我们为什么要睡觉》这本书看完,睡眠时间能增加10分钟就增加10分钟。
3.系统了解营养学知识,就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这本书开始。
以上。今天就先聊到这里~END
————————————
这里是小羊,一个关心理财、养老与保险的90后。
这是时隔多年、终于想起了公众号开设初衷、恢复正经更新的第21篇文章。
感谢阅读到这里的大家。
如果想一起探讨更多理财保险知识
留个微信号:ai168168ai
欢迎勾搭~
以前的文章传送门
读书:苏旷传奇 | 金钱心理学 | 百岁人生 
十一月书影音 十二月、一月书影音
保险:个人养老金 居民医保 保险“四大金刚”
重疾险理赔 | 60+爸妈商业保险配置  | 穗岁康  | 分红险
  宝宝保险 年金险VS增额寿  医保DRG/DIP改革  | 理赔
个人理财:打新债 IRR和XIRR 活钱理财 
 理财基础知识 家庭资产配置  | 坚持记账 | 
旅行vlog:西双版纳 | 阿西里西+外伶仃岛  | 大理洱海 
华东(苏州无锡上海) | 粤北  | 顺峰山  |  大理巍山  |  肇兴侗寨
点个「在看」,给我一个鼓励☟☟☟

上一篇:退休生活再迎好消息!2024年养老金将迎来新一轮调整

上一篇:

皖ICP备20008326号-9  |   QQ:859242200  |  地址:江苏省宜兴市人力资源产业园  |  电话:13295639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