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领导不听话就离职?//说说与领导相处时需要注意的那些事

发布时间:2024-03-18 21:11:35   

亲戚家的孩子又要离职了。
上次是一年前,因为是和领导吵架,觉得混不下去了。所以不干了。
这次是觉得和领导沟通困难,感觉很难和领导相处。又决定不干了。

这让我记起一个有关离职原因的笑话:

60后:什么是离职?

70后:为什么离职?

80后:收入更高我就离职

90后:感觉不爽就离职

00后:领导不听话就离职

其实不管在什么单位或者组织,都要维系好同事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和领导之间的关系。

除非你是领导离不开的销冠或者技术大牛类的角色!

那么,在单位或者一个组织里,与领导相处需要注意那些事呢?

要明白权力结构

     美国总统想要任命一个新的内阁成员或高级顾问时,他通常会先听取自己的直接下属,如政策顾问、幕僚长或相关部门的负责人的建议。然而,最终的决定权在于总统本人。

在职场中,决定你升迁的关键往往不是你的直接上司,而是他的上司。

你的顶头上司在提拔你方面拥有建议权,而他的上司则拥有决策权。

因此,要想晋升,既要获得顶头上司的支持和推荐,也要在上司的上司面前留下良好印象。

要学会区分建议权与决策权

古希腊,德尔斐神谕是备受尊崇的预言中心。当雅典面临重大决策时,政治家和领导者会前往德尔斐寻求神谕。这些神谕通常提供建议,需要领导者进行解读和决策。例如,在特洛伊战争前,雅典的领导者收到了关于战争的神谕,但最终是否参战的决定仍然由领导者根据神谕的指引和自己的判断来做出。这里,神谕只能提供了建议权,而领导者有最终的决策权。

要明确区分建议权和决策权。下属应当提出合理的建议,而最终决策权在于领导。这样既能确保权力机制的正常运行,也能避免下属承担不必要的责任。

你要明白你的权利,该你决策的或者领导授权你决策的,你要有担当精神。

你还要明白你的直接领导的权利,有些事情他也没有决策权,只有向上一层的建议权。

不管是哪一层,该决策的不决策,就是推诿,耍鸡贼。不该决策的擅自决策,就是越位。

要学会管理领导的期望值

苹果公司乔布斯经常给团队设定高标准和挑战性的目标。然而,他的团队成员在面对困难时也会及时向他说明情况,以便他调整期望,保持对实际成果的清醒认识,并在必要时调整策略或降低期望。

下属应当学会管理领导的期望值,避免让领导产生过高的期待。当面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时,应提前向领导说明困难,以便领导调整期望。这样可以增加领导对最终成果的认同感。

另外,有的人喜好吹NB,看似爽,很牛的样子,实际上增加了领导的盲目期望值,等到竹篮打水时,会很惨!

反过来,过分强调难度,导致领导形成悲观期望值。甚至让领导动了既然你解决不了问题,那就先解决你的想法!

这两种都会伤害领导对你的信任。

为领导提供选择题而非问答题

著名的“隆中对”,诸葛亮不仅分析了当时的政治和军事形势,还提供了两个可行的方案供刘备选择:一是占据荆州、益州,与曹操、孙权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二是联合孙权共同对抗曹操,待时机成熟后再图谋统一。这些方案减轻了刘备的决策负担,还展示了诸葛亮的主动性和大局观。最终,刘备选择了第一个方案,并在诸葛亮的辅佐下成功建立了蜀汉政权

在向领导汇报工作或请求决策时,应提供几个可行的方案供领导选择。

这样既能减轻领导的决策负担,也能展示下属的主动性和大局观。

只会提出问题,而没有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想法,领导要你何用?!

重视主动汇报工作

 无论工作成果大小,下属都应及时主动向领导汇报。汇报不仅是向领导展示工作成果的机会,也是获取领导反馈和指导的重要途径。通过汇报,可以让领导了解下属的工作进度和思路,从而更好地支持和指导下属。

领导们都喜欢尽在掌握中,不喜欢“惊喜”,因为那样是一种“失控”。

领导更不喜欢“功成不必在我”和“功成不必有我”!

试着与领导建立私人关系

杜鲁门是美国第33任总统,而艾森豪威尔是他的副总统和后来的第34任总统。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之间建立了深厚的私人关系,尽管他们的政治观点和领导风格有所不同,但这种私人关系促进了他们之间的沟通和协调,使他们在处理国内外事务时更加高效。

与领导建立私人关系对于职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种关系可以促进双方之间的信任和沟通,使领导更愿意为下属提供机会和支持。然而,建立私人关系应以工作关系为基础,避免影响工作公正性和效率。

保持积极心态和正面沟通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与将军蒙哥马利始终保持建设性的沟通方式,共同寻求解决方案。蒙哥马利经常向丘吉尔提出战略建议和行动计划,而丘吉尔则给予他充分的信任和支持。他们之间的建设性沟通提高了战争中的决策效率。

在与领导相处过程中,下属应保持积极心态和正面沟通。即使面对困难和挑战,也要以乐观的态度去应对,不抱怨,不悲观,并积极寻求解决方案。同时,与领导的沟通应坦诚、直接、有建设性,避免产生误解和冲突。

------------------------------------------------------------------------

在单位或组织里,除了肯干、能干,还要“会干”!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即删

品古论今,分享独到见解

点击关注,带给你更多精彩文章

上一篇:跳槽党福音,离职也会赔!请感谢给你买保险的公司

上一篇:

皖ICP备20008326号-9  |   QQ:859242200  |  地址:江苏省宜兴市人力资源产业园  |  电话:13295639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