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综题库丛书
育丁启正

知识点名称:课程评价的模式
题库编号 B12040102 位于育丁启正《教综题库》五本套
课程 > 课程评价
知识点框架与层次 (以下内容参考《教综笔试题库》书本) 本书对知识点进行了系统编号管理,以确保学生高分 | 页 |
【第二层】课程概述 【第三层】课程的概念 B12010101 “课程”一词的由来 B12010102 课程的定义 B12010103 古德莱德 【第三层】课程类型 B12010201 学科课程 和经验课程(活动课程) B12010202 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B12010203 必修课和选修课 B12010204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B12010205 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B12010206 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B12010207 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实践性课程 【第三层】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B12010301 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第三层】主要课程理论流派(课程理论) B12010401 课程理论的发展 B12010402 学科中心课程理论(知识中心课程理论) B12010403 经验主义课程理论(儿童、活动中心课程理论) B12010404 社会中心课程理论(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 B12010405 人本主义课程理论 B12010406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 B12010407 存在主义课程理论 | - |
【第二层】课程设计 【第三层】课程设计的概念 B12020101 课程设计的概念 【第三层】课程设计模式 B12020202 目标模式 B12020203 过程模式 【第三层】课程设计的三个层次(课程文本) B12020301 课程计划 B12020302 课程标准 B12020303 教材 B12020304 教材—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 【第三层】课程目标 B12020401 课程目标的概念 B12020402 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 B12020403 课程目标取向 【第三层】课程资源 B12020501 课程资源的概念 B12020502 课程资源的分类 B12020503 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基本理念 | - |
【第二层】课程实施 【第三层】课程实施 B12030101 课程实施的含义与影响因素 B12030102 课程实施的取向 B12030103 课程实施的过程(课程实施的结构) | - |
【第二层】课程评价 【第三层】课程评价 B12040101 课程评价的含义 B12040102 课程评价的模式 | - |
【第二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B12050100 新课改的背景 B12050200 课程改革的目标 B12050300 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 B12050400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观 B12050500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 B12050600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程评价 | - |
- 《教综笔试题库》已经累计10000+,已经购买的同学增加部分我们会发电子档
- 发现题库中没有的题,只要符合知识逻辑,属于教综范畴,二题返款1元,有多少返多少,题目接近的不算
** 考教师资格证科二的同学也可以购买我们《30天学霸笔记》
知识点讲解
〇 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目标评价模式
人物:泰勒 20世纪50年代,泰勒在系统总结“八年研究”基础上提出的
观点:根据预期目标进行评价 目标、内容、方法、评价
评价:便于操作,容易见效;只关注预期目标,不灵活忽视了其他因素
目的游离模式
人物:斯克里文 【补充】最早提出了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这两个用于课程评价的术语
观点:把课程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的预期结果"转到“课程计划的实际结果"
评价:关注非预期结果,考虑课程计划满足实际需要的程度实施困难;背离评价的主要目的;完全“游离”的目标是不存在的
CIPP模式
人物:斯塔弗尔比姆 “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这句话出自于CIPP模式
观点:背景、输入、过程、结果 (口诀:背书过程)
评价:全面,但难操作
CSE模式
人物:斯塔克、古巴、林肯
观点:需要评定、方案设计、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评价:职业教育领域常用 把问题而不是目标和假设作为评价的先行者
外貌模式
斯太克:教学评价的外貌模式:批判泰勒模式
练习巩固
【单选】01776 评价重点从课程预期效果转向课程实际效果,评价者不应受预期课程目标影响的评价模式是( )。
A. CIPP评价模式
B. CSE评价模式
C.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D.目标评价模式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课程评价的模式。目的游离评价模式的代表人物是斯克里文,其基本观点为:①把评价的 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②评价除了要关注预期的结果外,还应关注非 预期的结果;③更多地考虑课程计划满足实际需要的程度。故正确答案为C。
【单选】01782 评价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实际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过程。这句话反映的是( )。
A.目标评价模式
B.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C. CIPP评价模式
D. CSE评价模式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泰勒的内容目标评价模式。目标评价模式是以目标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核心,围绕课程目标选择组织和评价课程内容的模式。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泰勒。泰勒是美国著名的课程理论家,他于1949年 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A项正确
【单选】01797 "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这句话出自( )
A.目标评价模式
B.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C.CIPP评价模式
D.CSE评价模式
【答案】C
【解析】斯塔弗尔比姆强调“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斯塔弗尔比姆是CIPP评 价模式的代表人物。故正确答案为C
【多选】01809 下列关于课程评价模式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目标评价模式强调课程评价是为了找出结果与目标之间的差距,并利用这种反馈信息作为修订课程 计划的依据
B.目的游离评价模式强调评价者应当受到预期课程目标的影响,并注意收集有关课程实际结果的各种 信息
C.CIPP评价模式比较周全地考虑了课程计划的各个方面和各种要素,与其他评价模式相比也就较为
全面
D.CSE评价模式主要包括背景性评价、输入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五个步骤
【答案】AC
【解析】本题考查对课程评价模式的认识。目标评价模式的基本观点包括:①确定课程目标(最为关键的一 步);②根据目标选择课程内容;③根据目标组织课程内容;④根据目标评价课程。因此,该评价模式以课程目 标为基础,致力于找出结果与目标之间的差距,并利用这种反馈信息作为修订课程计划的依据。而CIPP (背景、输入、过程、成果)评价模式包括四个步骤:①背景评价;②输人评价;③过程评价;④成果评价。它要收 集与结果有关的各种描述与判断,将其与目标以及背景、输人和过程方面的信息联系起来,并对其价值和优点 做出解释。因此,该评价模式能比较周全地考虑课程计划的各个方面和各种要素,与其他评价模式相比也就较 为全面。A、C两顼正确。
B项:目的游离评价模式并非强调评价者应当受到预期课程目标的影响,而是说其游离了预期课程目标的 影响。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CSE评价模式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评价研究中心开发的课程评价模式。该模式包括需要评定、方案计划、形成牡评价和总結性评价四个步骤。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C
内容出自于其它网站,如有错误请评论区留言

育丁启正-教综题库五本套
* 页面以彩色印刷B5尺寸双栏版
* 知识点层次性完整,系统管理
* 题库收集整理系统,编号管理


育丁启正-教综笔记二本套
* 《教育学》学霸笔记
* 《教育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学霸笔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