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中国的绝大多数家庭并不适宜拥有一位全职母亲。这一判断基于一个简单的现实:许多男性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支付给全职母亲应得的报酬,因此,他们没有资格享受由此带来的家庭和谐与幸福。这一观点应当成为主流社会的共识。如果一名男士执意要求其配偶成为全职母亲,却无法提供相应的经济保障,这种行为无异于一种道德上的恶行,与那些收入微薄却要求妻子生育多个孩子的男性没有两样,都是以自己的私欲强加于人,这是极其不道德的。同样,如果一个女性坚持要成为全职母亲,却要求一个负担不起这一选择的男性来承担经济责任,这样的行为同样是不理性的。她们可能会坚持自己的付出在市场上价值数千甚至上万,但这种做法涉及到强买强卖的问题,如果真的有这样的市场价值,那为何不选择一个能够支付这一费用的伴侣呢?
在中国目前的经济背景下,拥有全职母亲的家庭结构特别脆弱。经济增长放缓、失业率上升、家庭收入减少,加之房产、股票以及其他投资品种的表现不佳,家庭中多一份收入源,少一份支出,显得至关重要。热汤热饭、家庭整洁美满,虽然令人向往,但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并非刻不容缓的需求。家庭更应该集中精力于生存下去,提高自身的财务健康指数,其他一切都应该次之。
家庭的创建本质上是为了降低生存成本,抵御外部风险,如果把结婚和组建家庭视为一种消费行为,那么这不但不能抵御风险,相反还会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让家庭变得更加脆弱。在这样的情形下,除了极少数的富有家庭之外,其他大多数家庭无疑都是存在问题的。
在当前这个动荡的时代,社会正经历着一场财富的重组和重新分配。这一过程会使得那些“财富不匹配职位”的人,和那些通过简单方式如炒房致富的中产阶级被淘汰出局。但中国社会仍有大量的人口存在,只要我们与全球市场保持连接,未来几年内,在新技术和新产业领域,一定会涌现新一批的成功人士——即使你不主动迎接变化,变化也会强势介入你的生活,将你推向新的高度。而在这个变革的时期,如果你不去拼命争取机会,等到财富重新分配完成之后再抱怨社会阶层的固化,那么问题出在你身上。为什么有些人可以摆脱固化的阶层呢?这是因为他们抓住了向上爬升的机遇。
为何我们常说全职母亲容易与社会脱节呢?因为她们没有外出工作带来的经济压力,一旦人停止了向外探索,只满足于内部分配,个人的生命力便会逐渐衰弱,感官和视野也将变得狭窄。所谓的远见卓识,是不断与外界接触,不懈寻求的结果。人类天生具有预测未来的能力,就像棒球手击球一样,他们必须预判球的轨迹并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击中它。我们的所有感官都只能感知到过去发生的事物,而我们的每一个行动都需要大脑计算过去与未来之间的轨迹,只有大脑画出了正确的轨迹,我们才有可能获得成功。一个局限于自己小范围内,缺乏与外界接触的全职母亲,无法拥有深度思考,也很难具备活力,她们再多的阅读和学习,如果没有在市场中的实战经验,那些知识也无法转化为智慧。因为信息太多,她们往往无法辨别哪些是正确的,只能靠运气。
以前,家庭分工可以被视为一种专业化的合作,但是在现今的社会经济状况下,许多家庭已经无法负担这种分工了。因此,我们必须重新考虑家庭中的职责分配,不论你是否愿意,这种变革是不可避免的。希望你能首先勇敢地迈出家门,哪怕最初的目的不是为了家庭,而是为了你自己。
哪怕你仍然是一名全职妈妈,也应该尝试将你的服务提供给更高出价的买家。这样,你不仅能正确评估你的劳动价值,还能准确了解自己的专业水平。放弃那些渺小的计较,抛开那些陈旧的观念,让我们重新拾起我们与生俱来的生存技能,努力生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