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3-06 19:47:45
后台回复「人工」,咨询课程及考情答疑 后台回复「面试」,免费领取佛山教招面试考情手册 本文收藏+转发价值 ☆☆☆☆ 每日一练
科目一(1-3) 1.芳芳的家长隐藏其患有哮喘的病史,体育课上芳芳哮喘发作,摔倒磕伤,学校将其紧急送往医院。对于芳芳的伤害,应该承担的责任是( )。 A.学校 B.班主任 C.体育老师 D.芳芳的监护人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有关规定,下列做法中,侵犯了学生受教育权的一项是( )。 A.班级中发现有物品丢失,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班主任公开说是某学生拿的 B.教师在课堂上发现某学生玩手机,于是将其手机没收 C.某班级在《班规》中规定:迟到一次罚款5元,不做作业一次罚款10元 D.为了不影响班级的平均分,某老师不允许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参加期末考试 3.故意不完成教学任务,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造成严重损失,对于该教师的做法,其所在学校可以给予处罚的是( )。 A.管制或拘役 B.行政处罚 C.行政处分成解聘 D.追究刑事责任 科目二(4-10) 4.《学记》中提出的“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属于下列哪个教育思想。( ) A.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B.教学相长 C.启发式教学 D.循序渐进式的学习 5.教育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的是( )。 A.斯巴达 B.雅典 C.埃及 D.印度 6.我国教育家( )出版的《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A.蔡元培 B.黄炎培 C.杨贤江 D.梁漱溟 7.“善政得民才,善教得民心”,“君子欲化其民,其必尤学”。这些话体现了那两项之间的关系?( )。 A.教育与经济 B.教育与政治 C.教育与文化 D.教育与科学技术 8.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的关系是( )。 A.教育方针包括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之一 B.教育目的就是教育方针,二者指的是同一件事 C.教育方针属于教育政策范畴,教育目的属于教育理论范畴,二者没有直接联系 D.教育目的包括教育方针,教育方针是教育目的的重要组成部分 9.“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揭示了教育与( )关系。 A.文化 B.科技 C.经济 D.政治 10.简述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简答) 参考答案及解析
科目一(1-3) 1.【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十二条第三款规定,学生有特异体质、特定疾病或者异常心理状态,学校不知道或者难于知道的,学校已履行了相应职责,行为并无不当的,无法律责任。芳芳的家长隐藏其患有哮喘的病史,学校将其紧急送往医院,已履行了相应职责,行为并无不当。对于芳芳的伤害应承担责任的是其监护人。 2.【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受教育权的内涵。受教育权是学生最主要的权利,包括:受完法定年限的教育权;学习权;公正评价权。A选项教师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权,排除。B选项,教师没收手机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财产所有权,排除C选项,班级以罚款的形式处理问题,侵犯了学生的财产权。D选项,不让学生参加考试侵犯了学生的学习权,即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3.【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七条【教师不当行为的处理】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二)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教师有前款第(二)项、第(三)项所列情形之一,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题目中该老师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学校可以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故答案选择C。 科目二(4-10) 4.【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记》中的教育原则和方法。“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是指教学要按照时序进行,必须有正式的课业,课后休息时也得有课外练习,强调的是课内课外相结合。B、C、D选项为干扰选项,可排除,故此题选A。 5.【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奴隶社会教育的特征。雅典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斯巴达的教育完全由国家控制,其教育目的完全取决于统治阶级的政治、军事需要。因此本题选B。 6.【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杨贤江的教育著作与地位。凯洛夫的《教育学》,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对我国建国后乃至现在的教育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是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故本题答案为C。 7.【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教育与政治的关系。题干所述都体现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因此本选B。 8.【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联系和区别。教育方针所含的内容比教育目的更多些。教育目的一般只包含“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而教育方针除此之外,还含有“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教育目的在对人培养的质量规格方面要求较为明确,而教育方针则在“办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教育”方面显得更为突出。因此教育目的是理想的,教育方针是现实的。因此,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一个重要部分。A项正确。B、C、D三项表述错误,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 9.【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本题考查的是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是指处于君位的人如果要教化臣民,成其美俗,这一定要通过学习。这句话是在讲帝王的御民之术,即强调了教育与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关系。D项正确。 10.【参考答案】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包括: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 ![]() 教师招聘每日一练笔试练习题(3.6) 每日一练
1.“跳一跳,摘桃子”是对( )理论的形象描述。(单选) A.认知发展阶段 B.关键期 C.最近发展区 D.发现学习 2.学生现有的水平是6分钟能做7道计算题,在教师的帮助下6分钟能做10道题,这种学生现有水平和在成人帮助下水平的差异叫做( )。(单选) A.内化学说 B.最近发展区 C.观察学习 D.水平差异 3.皮亚杰认为,通过视、听、触等感觉来吸引外界知识的婴儿处于( )。(单选) A.具体运算阶段 B.形式运算阶段 C.前运算阶段 D.感知运动阶段 4.维果茨基说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的含义是( )。(单选) A.提前讲授下阶段内容才能更好的掌握 B.教学可以参考儿童现有发展水平 C.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创造最近发展区 D.根据学生现有的水平进行教学 5.语言是( )认知发展理论的核心。(单选) A.维果斯基 B.皮亚杰 C.埃里克森 D.奥苏贝尔 6.六年级儿童的认知比二年级儿童的认知发展要好,由此可以得出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包括( )。(多选) A.成熟 B.社会经验 C.平衡 D.往返 7.下列符合文化-历史发展观的观点是( )。(多选) A.区分了两种心里机能 B.认为个性的形成是心里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 C.认为在内化的过程中,语言发展中的自我中心言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2-7儿童特有的自我中心意识的表现 D.认为自我中心言语实际上是由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转化的一种过渡形式 8.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教会2-3岁的孩子有意识地谦让玩具几乎是不可能的。( )(判断) 9.一般认为,青少年的形式运算思维在自然科学领域出现,而在社会科学领域中发展较晚。( )(判断) 10.在小学五年级的某节数学课上,赵老师正在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给学生们出了一道题:某人从甲地到乙地,又从乙地返回甲地,共用了8小时,去程以每小时6公里的速度,回程以每小时10公里的速度,求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大部分学生还是只能用算数方法解答,解答速度慢且复杂,学生王梓却使用了方程解答,很快就得出了问题的答案。老师对王梓同学的表现十分满意,但是对其他同学还无法掌握方程的应用表示疑惑:同样是五年级的学生,为什么有些学生就已经有了代数思维?而有些学生还停留在算术思维呢? 问题: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看,上述案例中的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案例分析)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对最近发展区的理解。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就是指学生两种发展水平差距: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是指现在学生实际的水平,就是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是指在他人的指导下可以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两个水平之间的差异,即学生需要跳一跳才能够到的水平就是最近发展区。选项B,关键期是劳伦兹提出的概念,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选项D,发现学习则是布鲁纳提倡的学习方式。而选项A,认知发展阶段皮亚杰和维果斯基都进行了研究。故本题选择C。 2.【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 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 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也就是说,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 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 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故本题选B。 3.【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根据认知结构的不同,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儿童主要是通过探索感知觉与动作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在这些活动中形成了一些低级的图式。 前运算阶段(2~7岁)。儿童能运用表象和符号思维来描述外部世界。此阶段儿童思维表现出泛灵性、思维的不可逆性、自我中心、思维不具有守恒性。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儿童的思维具有以下特征:思维中形成了守恒概念、思维的可逆性、去自我中心、进行具体逻辑推理、理解原则和规则、多维思维。守恒性包括质量守恒、重量守恒、对应量守恒、面积守恒、体积守恒、长度守恒等。 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儿童的思维具有以下特征:认识命题之间的关系;进行假设-演绎推理;具有抽象逻辑思维;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 题干通过视、听、触等感觉来吸引外界知识的婴儿,认知发展的特点符合感知运动阶段。故此题选D。 4.【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有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把潜在的发展水平变成现实的发展水平,并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特别提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教学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决定着儿童发展的内容、水平和速度等;另一方面也创造着最近发展区。 A选项,提前讲授下阶段内容违背了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B选项,教学可以参考儿童现有发展水平,表述残缺。教学可以参考儿童现有发展水平及即将达到的水平。 C选项,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创造最近发展区,符合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观点。 D选项,根据学生现有的水平进行教学不符合最近发展区的主要观点。 综上所述本题选C。 5.【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维果斯基的基本理论观点。语言是维果斯基认知发展理论的核心。他认为,语言能力高度发达的人,可以完成那些文盲所不能完成的复杂任务。因为人们在学习语言时,不仅仅是学习独立的词语,而且在学习与这些语词相联系的思想。语言是发展的媒介,是思维的工具,语言使得人们可以向其他人学习,可以获得历史的、他人的经验,同时提供了分享观念、精炼思想的机会。故本题选择A。 6.【答案】AB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皮亚杰的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 皮亚杰认为影响学生认知发展的因素有四个:成熟、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和平衡。其中平衡是指个体不断地在其内部组织成熟的基础上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它可以对个体的成熟和个体的物理经验、社会经验进行调节。皮亚杰指出平衡不是静态的力的平衡,而是动态的平衡,具有自我调节作用。 题干中六年级儿童比二年级儿童的认知发展好,说明成熟、社会经验以及它们之间起协调作用的平衡都影响了个体认知发展的过程。因此本题选ABC。 7.【答案】A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维果斯基理论的理解。在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中区别了低级心理机能和高级心里机能故选项A是正确的。心里活动的个性化是心里成熟的标志。故选项B是正确的。维果斯基的语言强调的是社会性语言而非自我中心意识故选项C是错误的。维果斯基的语言是由外向内的,故选项D是错误的。故答案选择AB。 8.【答案】√。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2-3岁的孩子正处在前运算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具有自我中心、泛灵论、不守恒、思维单向不可逆等特征。自我中心就是以自己为中心,不能考虑到他人的意见和想法。 题干中所说“不能谦让地玩玩具”就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只能考虑到自己的表现,故题干表述正确。 9.【答案】√。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人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经研究表明,一个人在某门经验较丰富的学科中能进行形式运算思维,并不意味着在陌生领域中也能以同样的方式思维。且对于青少年来说,形式运算一般先在自然科学领域出现,在社会科学领域中发展较晚。故本题说法正确。 10.【参考答案】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7-11岁的儿童属于具体运算阶段,处于这个阶段的儿童,思维开始形成守恒观念,同时可以进行简单的抽象思维,但是必须有具体事物作为支持。理解规则的含义,但是只能刻板遵守不敢改变。但是,某些儿童可能会超前这个年龄,进入形式运算阶段。 材料中的学生是五年级,基本处于具体运算的末期,大部分学生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抽象思维,但是思维还停留在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这也是算数思维的一种典型体现。而运用代数思维则是进入到了形式运算阶段,即理解到符号的含义,能用符号做一定的概括进行逻辑思维。 综上所述,就会发生有些学员已经有了代数思维,而有些学生还停留在算数思维的情况。 ![]() 为了了解大家的水平从而为大家准备更合适的试题,请一定要做题反馈呀~比如:教招2题错选A。 ![]()
教综常考考点背诵
![]() END 想考佛山教师编制 了解更全 佛山教师编制备考信息 获取更多 教师编制笔试/面试课件 ??不要犹豫,关注我们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