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重庆 > 文章 当前位置: 重庆 > 文章

“巴渝工匠2020”计划实施方案

时间:2020-02-02 20:22:12    点击: 次   来源:重庆英才网    作者:佚名 - 小 + 大

日期:2019-05-28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重庆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重庆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人才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和《重庆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精神,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壮大规模,提升素质,激发活力,在全市组织实施“巴渝工匠2020”计划,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大力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创新政策、多措并举、优化服务、提供保障,抓紧培养一支具有优秀品质、高超技艺和创新能力的优秀高技能人才队伍,为我市加快建设国家重要现代制造业基地、国内重要功能性金融中心、西部创新中心和内陆开放高地、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提供坚强的技能人才保障和紧缺智力支持。

二、工作目标

    “十三五”期间,围绕“6+1”支柱产业、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十大战略性新兴服务业和七大特色效益农业等重点产业领域,创新机制,优化环境,加大紧缺高端人才培养、优秀技能大师激励、海外高层次技能人才引进力度。到2020年,新增高技能人才30万名,力争培养推荐中华技能大奖3名、全国技术能手30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0名,评选重庆市具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0名,重庆市杰出人才突出贡献奖60名,培养遴选具备世界技能大赛夺金实力选手5名、夺牌实力选手15名,全市高技能人才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能力素质进一步提升,社会地位进一步提高,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进一步浓厚。

三、主要内容

(一)实施紧缺高端技能人才开发工程。

目标任务:到2020年,引进500名海外高层次技能人才、5000名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培养5万名适应企业岗位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主要措施:

1.借助国家和我市组织的海外高层次人才招聘活动,围绕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新材料、页岩气、生物医药、新兴金融服务、总部贸易及转口贸易等产业,重点从美国、英国、德国、比利时、以色列、新加坡、日本等国家,每年引进100名左右具有海外知名机构、高校、科研院所或企业工作经历的海外高层次技能人才。按照全市鸿雁引才计划认定标准,对应享受标准待遇。

2.依托重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突出企业、职业院校等用人单位实际需要,通过政府搭台、市场运作,每年从市外引进1000名左右电子核心基础部件、高端交通装备、环保、离岸服务外包、文化旅游服务、保税商品展示及保税贸易等产业紧缺急需高技能人才。给予引才单位1万元/人经费补助。

3.围绕物联网、机器人及智能装备、MDI及化工新材料、页岩气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新兴金融服务、离岸服务外包、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战略性新兴服务业,推进技师培训项目,每年培养5000名具有精湛技艺和掌握新知识、新工艺的技师和高级技师。培训补贴标准为技师2500元/人、高级技师3000元/人。

4.依托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鼓励和引导我市涉及电子核心基础部件、高端交通装备、新能源及智能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医疗服务、国际物流及城乡配送、电子商务及跨境结算等战略性新兴服务业的企业广泛参与,每年培养5000名适应企业岗位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培训补贴标准为中级工4000元/人、高级工5000元/人、预备技师及以上6000元/人。

5.建立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数据库,每年初开展高技能人才需求调查,定期发布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目录,增强高技能人才引进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二)实施匠心逐梦工程。

目标任务:到2020年,组织评选和重点宣传一批具有新知识、新技能、新业绩、新贡献的杰出高技能人才,引领全市技能人才弘扬专业专注、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成就技能成才、技能振兴、技能强国梦想。

主要措施:

1.从我市技艺最精湛、业绩最突出的高技能人才中,每两年开展一次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评选申报。对获得中华技能大奖的,给予5万元/人一次性奖励,并给予1000/人·月的补贴;对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的,给予2万元/人一次性奖励。

2.从长期工作在生产服务岗位第一线、技艺精湛、贡献突出的高技能人才中,每两年开展一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评选申报。对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资格的,给予2万元/人一次性奖励。

3.每两年开展一次重庆市具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评选,每三年开展一次重庆市杰出人才突出贡献奖评选,给予2000元/人一次性奖励。

4.设立最美工匠奖,每年度评选10名、提名10名“巴渝最美工匠”,并纳入全市高级专家服务管理。

5.加大对高技能人才的宣传。深度打造“为你喝彩”高技能人才精品电视栏目,定期推送报道我市重点产业、重点行业杰出工匠,提升高技能人才影响力。以央视《中国大能手》栏目为平台,重点围绕美容美发、汽车技术、管道与制暖技术、电子技术、木工、机电一体化、瓷砖贴面等专业,鼓励优质职业院校、重点行业企业承办全国赛事,协助节目录制,并培养推荐我市优秀高技能人才参加竞赛比拼,展现我市高技能人才风采。利用中国组织人事报、劳动保障报、中国人才杂志等传统媒体和技能中国、重庆人才、重庆职建动态微信公众号等新兴媒体,广泛宣传我市工匠先进典型事迹,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实施技能培训重点平台建设工程。

目标任务:到2020年,立足我市重点产业、行业、专业需求和重要领域、区域发展需要,通过建设一批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高技能专家工作室、公共实训中心、优质技工院校等平台,实训高技能人才50万人次,培养高技能人才20万人。

主要措施:

1.围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及智能汽车、生物医药、文化旅游服务等产业,在国有大中型企业、全市民营企业50强等企业及文化单位、职业院校等,建设15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5个市级技能专家工作室、60个首席技能专家工作室,实现重点企业专家工作室全覆盖。给予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5万元/个、市级技能专家工作室10万元/个、首席技能专家工作室5万元/个经费支持。

2.围绕电子核心基础部件、物联网、高端交通装备、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柑橘、茶叶、榨菜、调味品等产业,在全市国家级竞赛基地、职业院校、培训机构、重点企业,建设20个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给予500万元/个经费支持。

3.围绕火锅、小面、IT、物流、汽摩、文化创意等我市特色产业,采取与企业、社区、园区联建共建方式,建设20个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给予100万元/个经费支持。

4.按照技工教育、职业培训、技能鉴定、技能竞赛、公共实训、技能研发、就业指导“七位一体”功能定位,推进中国(重庆)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建设。在万州、涪陵、黔江、永川、江津、合川建设6个功能齐全、设施先进、利用率高、适应产业发展的区域公共实训基地,为产业发展培养各类高技能人才。

5.推进重庆五一技师学院、重庆铁路运输技师学院、重庆机械技师学院参加全国职业训练院试点建设,给予300万元/个经费支持;在11所技师学院、14所高级技工学校建设75个高水平专业实习实训基地,给予100—300万元/个经费支持。

6.支持建设4所国家级示范性技师学院,6所国家级重点技师学院和高级技工学校,建成一批办学定位准确、专业特色鲜明、就业质量高、服务能力强、办学整体实力领先的技工院校。

(四)实施技师国际交流工程。

目标任务:到2020年,围绕“一带一路”、中新合作、渝港澳合作等重大战略和项目,搭建多渠道、多层次国际交流合作通道,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培养2000名具有全球化视野、掌握国际一流技术标准、比肩国际先进工艺水平的中国工匠。

主要措施:

1.开展中德校企合作,每年遴选1—2所优质技工院校与德国主要加工制造企业实施专业共建,引进德国先进制造理念和技术工艺,培养100名具备先进技术的加工制造业高技能人才。

2.开展中新职业技能认证互通,加强与新加坡在物联网、新兴金融服务业等产业交流合作,积极做好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互通互认工作,进一步提高我市相关产业工人技术技能水平,每年培养和输送100名满足物联网、新兴金融服务业等产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3.开展中日高技能人才交流,立足于日本的机器人、动漫、数字媒体等优势产业,定期邀请相关产业技能专家来渝授课,每年培养100名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文化创意等产业高技能人才。

4.开展渝港澳高技能人才交流,引进港澳在燃气、轻轨等产业高技能人才来渝授课,积极拓展重庆赴香港顶岗培训,探索在港澳建立高端交通装备、国际物流、总部贸易和转口贸易、大健康医疗等重庆人才培训基地,每年交流100名高技能人才。

5.立足新能源及智能汽车、机器人及智能装备、高端交通装备、物联网等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每年选拔20名优秀中青年高技能人才赴美国、德国、比利时、以色列、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开展短期培训,学习先进技术技能。

6.每年举办2场中国·重庆职业技能国际邀请赛,2017年与香港、新加坡开展美发、美容项目邀请赛;2018年与德国、日本开展汽车技术、管道与制暖技术项目邀请赛;2019年与韩国、台湾开展电子技术、木工项目邀请赛;2020年与比利时、俄罗斯开展烘焙、塑料模具工程项目邀请赛。

(五)实施技能奥运摘金工程。

目标任务:到2020年,全市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参赛人数累计突破100万人次,通过竞赛培养高技能人才5000名以上,选拔世界技能大赛种子选手100名,构筑分层分类的职业技能竞赛平台,打造重庆职业技能竞赛品牌。

主要措施:

1.大力开展各大中型企业岗位练兵、区县级职业技能竞赛、市级重点行业竞赛、中国·重庆职业技能大赛,构建全市职业技能竞赛体系,形成广基础、多层次、立体化的竞赛选拔机制。

2.打造重庆职业技能大赛品牌,举办第五届、第六届中国?重庆职业技能大赛,给予竞赛项目20万元/个办赛补助。对中国·重庆技能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授予“重庆技能之星”称号。

3.每年举行120场以上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给予市级重点行业竞赛、区县级竞赛以及企业岗位练兵等赛事1—5万元/场办赛补助。

4.支持建设美容、美发、汽车技术、管道与制暖项目等7个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选拔集训主基地和烘焙、木工、电子技术、塑料模具工程项目等6个辅基地;建设机电一体化、烹饪、家具制作、瓷砖贴面等25个市级选拔集训基地。给予国家级主基地500万元/个、辅基地300万元/个、市级基地50万元/个经费支持。

5.开展“青苗培养”项目,建立职业技能竞赛三级选手梯队,加强竞赛选拔集训基地与职业院校、中小学合作,在市级集训队的基础上,建立15岁至18岁青年组、10岁至14岁少年组的世界技能大赛预备队,储备竞赛人才1000名,发掘高技能人才100名。

6.鼓励优秀青年高技能人才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给予参赛选手1万元/人奖励,并按参赛项目成绩给予培养基地经费奖励。

(六)实施全民技能提升工程。

目标任务:到2020年,适应城市化、老龄化趋势,面向全社会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推动养老护理、家政服务、餐饮等生活技能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着力提升社会大众生活品质、健康水平和幸福指数。

主要措施:

1.依托技工院校、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等,走进街道、社区、三峡库区,重点面向企业在职职工、登记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及毕业学年高校在校生、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生、退役士兵、外来劳动者、农村适龄劳动力、产业急需的各类群体,每周末开展美发、美容、烘焙、烹饪、茶艺、花艺、园艺、糕点制作、养老护理、推拿按摩、家政服务等与日常生活相关专业的短期技能培训,按照相关培训补贴政策给予学费减免或全免。

2.依托全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高技能专家工作室、技工院校实训基地等,结合汽车技术、电子技术、建筑技术、时装技术、电子商务等专业,向企业技术工人、社会技能劳动者等群体免费发放技能培训券,让技能人才结合自身技能需求,就近自主参加短期技能提升培训。

3.结合世界青年技能开放日,每年面向全市职业院校师生、中小学生及家长、社会青年等,开展走进技能竞赛基地观摩体验活动。

4.依托技能脱贫千校行动项目,对接精准扶贫,畅通贫困家庭学生就学绿色通道,落实免学费、助学金、奖学金等助学政策,每年免费接收贫困劳动者到技工院校参加1次以上职业培训,实现技能就业,达到“教育培训一人,就业创业一人,脱贫致富一户”的目标。

四、组织实施

    “巴渝工匠2020”计划在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由市高技能人才工作联席会牵头,市人力社保局会同市经信委、市国资委、市教委、市总工会、市工商联等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各相关单位应按照计划要求,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有效利用现有资源、资金和政策,抓紧制定出台配套措施,加强协商,形成合力,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同时,建立定期报告制度和评估制度,加强对各项计划的跟踪管理和评估考核。对“巴渝工匠2020”计划推进实施过程中创造的典型经验和成功做法,要及时总结并加强宣传推广,为“巴渝工匠2020”计划营造浓厚氛围。

责任编辑:肖项瑜

上一篇:重庆市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行动计划(2018—2020年)

下一篇:重庆市人才服务证实施细则

推荐阅读
皖ICP备20008326号-9  |   QQ:859242200  |  地址:江苏省宜兴市人力资源产业园  |  电话:13295639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