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重庆 > 文章 当前位置: 重庆 > 文章

重庆市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行动计划(2018—2020年)

时间:2020-02-02 20:22:13    点击: 次   来源:重庆英才网    作者:佚名 - 小 + 大

日期:2018-10-31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市委五届三次全会部署,加快推进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建设,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思路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和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时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和“四个扎实”要求,全面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推进科技创新,以提质增效为方向推进教育强市,以“近悦远来”为目标建设人才强市,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构建现代人才、教育和科技发展体系,推动人才与发展有效匹配、教育与产业紧密对接、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为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提供强大科教支撑和人才保障。

       二、行动目标

       到2020年,科技、教育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政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区域集聚辐射能力明显增强,初步建成西部创新中心、教育强市和内陆开放型人才高地。

       ——人才队伍质量规模“双提升”。人才资源总量达到600万人,占人力资源总量的比重达到34%;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占专业技术人才的50%;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30%以上;每万从业人员中研发人员达到55人年;人才贡献率提高到38%。

       ——教育服务发展更加有力。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达到105万,毛入学率达到50%;本科高校理工类专业在校生占比达到46%;职业院校专业与主要产业匹配度达到88%;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2年。

       ——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8.6件;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18%;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7%。 

       ——创新创业生态持续优化。创新创业平台体系更加完善,激励政策更加健全,企事业单位用人自主权进一步扩大,服务保障更加优质,崇尚创新、重视教育、尊重人才的氛围更加浓厚,营造科技创新“小气候”,增加虹吸力,创新创造创业活力竞相迸发。

       三、重点任务

       (一)万名高端人才集聚行动

       1. 实施国内外一流科学家引育工程。围绕大数据、人工智能、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重点领域,结合“双一流”建设,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以“一事一议”“一人一策”方式进行认定和支持,大力引进培育能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国内外一流科学家及团队。

       2.引进万名“高精尖缺”人才。统筹打造引才品牌,大力实施“筑巢引凤”工程,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定期举办“重庆国际人才创新创业洽谈会”,在市政府驻外办事机构增加引才工作职能,设立海外引才联络站50个,海外技术合作平台(离岸创新创业基地)50个,引进各类紧缺急需优秀人才1万名、团队300个,其中大数据智能化领域领军人才100名、团队100个。

       3. 培养万名高层次人才。整合现有人才培养工程,建立各领域各部门相互衔接、覆盖人才不同发展阶段的培养体系。建设各类专家工作室(站)200个以上,重点培养国家级领军人才300名、市级领军人才2000名,行业产业骨干人才8000名、创新创业示范团队300个。

       (二)十万产业人才培养行动

       4. 打造高素质企业家队伍。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开展“渝商名家”成长行动,分级分类对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主要负责人进行轮训,在项目申报、团队建设、产业对接、市场推广等方面提供支持服务,培养300名创新型企业家。采取专题培训、创新论坛、互动交流、导师帮带等方式,提升经营管理能力,培育1000名优秀青年企业家。

       5. 壮大产业技术人才队伍。聚焦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产业需求,按照“一产业一人才培养计划”,同步制定产业规划和人才培养规划,同步安排产业资金和人才保障资金,以研发人才、企业工程师等产业人才为重点,大力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每年培养产业技术人才4万名,其中大数据智能化领域人才1万名。

       6. 实施“巴渝工匠”计划。建设技师学院和高级技工学校10所,推广企业新型学徒制,推进高端技能人才开发、技能培训平台、公共实训中心建设,培育国家级职业技能实训中心1个、技能集训平台28个,每年培养高技能人才6万名。定期发布紧缺职业培训目录,按技能紧缺程度实行差异化培训补贴,支持企业提高技术工人待遇。

       (三)百万紧缺实用人才开发行动

       7. 实施青年人才筑梦工程。新建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1500家,每年开发基层就业岗位1万个、提供免费创业工位5000个,为来渝应聘的青年人才提供最长1个月的免费住宿,对在渝创业的提供免抵押贴息贷款资助。加大对青年人才事业发展支持力度,在市级各类研究资助计划和人才项目中,按照不低于20%的比例设立青年人才专项,遴选支持优秀青年人才3000名。探索建立优秀博士、博士后连续培养机制,支持高校教师进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做项目博士后,新增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00个,遴选支持博士后研究项目600个。支持留学回国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择优资助创新创业项目500个。

       8. 推动乡村人才振兴。统筹实施一批基层人才项目,选派8000名教育、科技、卫生、农业、文化、建设等专业人才到农村服务,鼓励和支持退休专家人才到基层发挥作用。扎实开展农村本土人才回引培养计划,回引到村挂职、创业本土人才保持在1万名左右。实施农业科技人才培养行动,加大农业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和杰出青年专家推荐遴选力度。加大乡村人才定向培养力度,招聘免费师范生、全科教师、订单定向医学生等定向培养大学生6000名。加强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实现全市基层农技人员全覆盖,建立“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的农技推广联盟,培养发展农业科技示范主体。健全农技推广责任制度、考评制度和奖惩制度,允许农技人员通过提供增值服务合理取酬。建立健全职业农民制度及配套政策,加快培育现代青年农场主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养农村各类实用人才50万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万人。

       9.加强重点领域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开发社会工作岗位2万个,建立市级社会工作服务创新创业基地30个,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总量达6万人。全市各级各类专任教师达到40万人,卫生人员总量达到31万人,宣传思想文化人才总量达到15万人(含网信领域人才2万人),金融人才总量达到25万人,旅游人才总量达到25.5万人。

       (四)高水平大学建设行动

       10. 大力引进一流教育资源。瞄准科技前沿、对接产业需求,按“一校一策”原则给予支持,争取中国科学院大学等国内外一流大学、国家级科研院所来渝办学。在两江新区建设大学科教创新园区,构建国内外大院名校的研究生院和研究院集群。推动在渝高校与国内著名大学联合举办人工智能、微电子、软件等学院5个以上,支持高校与国际优质高校开展联合办学,新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10个。

       11. 推进“双一流”建设。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加快“双一流”建设,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和配套政策,支持重庆大学、西南大学和有条件的高校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重点建设世界一流学科4个、国内一流学科15个、市级一流学科43个、市级重点学科200个,其中,大数据智能化领域市级一流学科8个、重点学科54个、特色学科群15个。支持高校建设国内一流专业点30个、市级一流专业点50个。

       12. 加快特色高校和新型学院建设。围绕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打造国际法、非通用语、中外人文交流等特色高校3所。扩大留学重庆计划规模,吸引1万名国外优秀学生来渝留学。聚焦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建设高水平新工科高校3—5所,加大高职院校升本科院校的力度,推动有条件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国内知名科技大企业联合组建大数据、人工智能、软件等二级学院(产业学院)15个,培育一批专家教授创新团队,大数据智能化领域有关学科专业人才培养规模达到20万人以上。

       (五)产教协同发展行动

       13. 优化高校学科专业结构。建立高校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加快建设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相匹配的专业体系,新建产业急需的专业点100个,打造特色专业点260个,培育大数据智能化专业点30个。出台高校差异化拨款具体办法,扩大新兴产业急需的创新型、复合型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规模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比例,新增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工程硕士领域30个,开展工程博士培养试点。

       14. 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完善中职、高职与应用型本科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中职升高职和应用本科的比例提高到30%。完善“双基地”“双师型”“双证书”职教培养机制,建设“双基地”120个、实训基地300个,新增“双师型”教师2400名,与《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对接专业的学生双证获取率达到90%以上。建设优质中职高职院校45所,市级示范性校企联盟、行业联合的职教集团30个,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教育,鼓励大型企业参与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推动150所中职高职院校与750家优质企业结对发展,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完善实习责任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保障措施,推进产教协同育人。

       (六)全民素质提升行动

       15. 开展就业创业技术技能培训。支持职业技术(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面向社会开放培训资源,全面开展技师培养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完善多层次、多形式的创业培训体系,建立“创业+技能”“互联网+”创业培训模式,举办创业名师大讲堂、创业训练营等公共创业培训活动,加强对行业人才的就业创业能力提升培训,力争培训100万人,其中就业创业培训45万人。

       16. 构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普及学前到高中阶段15年教育。建设终身学习学分银行及服务体系,建立学习成果认定、积累和转换制度,实现学历教育之间、学历教育与各类非学历教育之间相互融通,构建起市民终身学习的“立交桥”。搭建“渝教云”公共服务平台,开通供市民免费学习的文化、科技和职业素养网络课程500门,新建社区学校或学习中心300个,每年线上线下培训市民100万人次。

       17. 实施科学素质提升工程。建设国家特色科普基地5家、市级科普基地200家,发挥重庆科普文化云作用,支持有条件的科研机构、科研设施等向公众开放。试行科普实践课程考核评价制度,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科学教育、科普创作、科普活动、志愿服务等科普实践课程。探索发展科普产业,支持和鼓励社会团体、民营企业及个人投资开发科普新产品。建立全民科学素质年度调查和公布制度。

       (七)创新主体引育行动

       18.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围绕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努力在数据挖掘、AI芯片、认知计算、生物特征识别、深度学习、智能驾驶技术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阶段性突破,主导或参与制定大数据智能化技术标准规范10项以上,核心发明专利授权100项以上。加强大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农业等领域科学研究,集中力量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服务民生保障改善,推动社会治理变革。

       19. 加快培育科技企业。综合运用科技创新券、研发准备金、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研发投入增量补助、重大新产品补助等普惠性财税政策,强化股权投资、转型孵化等专业服务,培育引进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全市科技型企业达到2万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超过3000家、高成长性企业达到800家。每年遴选30家具有一定规模、增长速度快、创新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瞪羚企业”,在政府采购、企业融资、创新平台建设、科研项目支持、高端人才引育、国际科技合作、发展空间拓展等方面给予支持,着力培育“独角兽企业”。支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创建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强化研发机构建设、加大研发投入,有研发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占比超过30%,研发经费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1.2%左右。

       20. 引进高端创新资源。采取平台专项支持、融资对接服务等措施,与国内外知名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资源开展合作,引进培育新型研发机构100家。其中,通过高端平台、高层次人才和高新项目“三高合一”支持方式建设以人工智能为重点的新型高端研发机构30家。

       21. 培育高水平创新平台。对接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立足产业基础和技术需求,重点建设重庆超算中心、人工智能实验室、长江流域生态保护大科学实验室等重大科研基础设施,争取超声医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山区桥梁及隧道国家重点实验室、网联智能汽车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落地,力争国家实验室、大科学工程和装置在重庆布局。建设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450个,其中国家级创新平台20个。

       (八)创新园区提升行动

       22. 高标准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聚焦打造国家高新区“升级版”,优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股权激励、科技金融结合等机制,以两江新区为龙头,吸引集聚一大批科技企业、研发机构、科研人才,做强创新型产业集群,引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000家,研发经费支出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达到4.5%,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2%。

       23. 推动创新园区转型升级。深化园区市场化运营管理改革,完善研发、中试、孵化和产业化的全过程服务,加大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和高新技术企业密度等创新指标在各类园区评价中的权重,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农业科技园区、大学科技园、文化创意产业园提质增效,促进经开区、特色产业园区、工业园区等各类开放平台向创新园区转型,建设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5个、农业科技园区20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区20个。依托重庆大学城加快建设重庆科学城,引进国内外优势创新资源,打造西部地区的创新高地。

       (九)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促进行动

       24. 建设科技成果孵化平台。实施知名创业孵化平台引进和孵化平台功能提升激励专项,打造“专业机构+风险投资”综合孵化模式,建设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孵化平台80家,加速科技成果孵化。推进“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培育具有一流品牌效果的创新创业活动载体,提供全方位创新创业服务,打造“双创”升级版。

       25. 搭建技术转移载体。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布局建设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引进国内外知名技术转移机构来渝设立分支机构,建设市级及以上技术转移示范机构30家。提升重庆科技要素交易中心的登记、交易、结算服务等功能,推动市内外科技成果双向流动。

       26. 推动技术供需有效对接。升级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动态遴选发布科技成果、研发服务和技术需求等信息。着眼大数据智能化引领创新驱动发展和军民两用技术的双向转移转化,举办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军民融合博览会等品牌性活动,开展百场科技对接活动,大力引进先进技术在渝转化,3年技术合同交易总额突破500亿元。

       (十)创新创业生态优化行动

       27.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建立事业单位编制周转池。建立事业单位岗位周转制度。健全完善事业单位分级分类公开招聘办法,市外引进高层次团队成员可考核招聘。健全事业单位考核机制,推进岗位聘用能上能下。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改革科技管理制度,加快推动绩效评价从重过程向重结果转变。深入推进科技成果初始权益分配改革试点,探索赋予科研人员横向委托项目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开展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单位与完成人或团队共同拥有职务发明科技成果产权的改革试点。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科学设置评价标准,改进和创新人才评价方式,引导科研人员潜心研究。制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建立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激励保障机制。落实技师学院高层次技能人才培养办学定位和办学经费。

       28. 强化创新创业金融支持。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创新创业支持力度,建立有别于传统信贷的运营模式和考核体系,争取纳入投贷联动试点。完善知识价值信用评价体系和风险补偿机制,加快推进全市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扩面、放量。推出免抵押、免担保、基准利率的“人才贷”。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创投机构,通过种子、天使、风险三支政府创投引导基金撬动社会资本,全市创投基金规模突破1000亿元。完善重庆OTC科技创新板运行机制,推动科技型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开展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各类挂牌上市企业达到500家。

       29.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健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和行政执法体系,加强新业态新领域创新成果知识产权保护,加大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惩治和违法犯罪打击力度,实行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健全知识产权保护预警机制。建设重点产业集群专利数据库,增强技术创新导航的数据支撑、系统支持、技术引领和服务保障。

       30. 提高人才政策吸引力和竞争力。设立不低于10亿元的市级人才开发专项资金,出台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政策意见,制定引进顶尖人才及团队“一事一议”、柔性引才用才和企业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奖补等配套措施,大幅度提升人才奖励资助水平。健全市场化引才机制,对用人单位、人力资源中介机构视其引才绩效给予奖励。建立博士后留渝补助制度,提高博士后资助水平。对取得标志性成果的青年人才,可不经评审或破格直接列入相应人才项目,可不受岗位结构比例限制破格申报评审正高级职称。

       31. 实施人才薪酬提升和安居保障工程。建立绩效工资动态调整机制,支持国有企事业单位设立引进和奖励高层次人才专项经费,对高层次人才可发放激励性报酬,具体标准由用人主体自行确定,不纳入绩效工资总量管理。制定高层次人才税收奖补政策。采取实物与货币化相结合的方式解决人才安居问题。在配套成熟、交通便利的区域,以购买、新建、配建、改造、租赁等方式提供“拎包入住”的人才公寓3万套,高层次人才可免费租住或按不高于成本价购买,有突出贡献且在渝工作一定年限的可奖励产权。为青年人才提供不少于6万套的定向配租住房。分层分类向人才提供安家补助、购(租)房补贴,加大住房公积金对人才安居的扶持力度。

       32. 打造优质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完善人才服务证制度,分层分类为人才提供医疗保健、子女(孙子女)入学入托、配偶(子女)就业、落户、居留签证、职称评审、项目申报等便利服务,高层次人才配偶可协调安排就业,子女可自由选择公办中小学、幼儿园入读,家庭主要成员可享受同等医疗服务。整合组建人才服务机构,建设市、区(县)两级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进一步简化人才服务流程,让人才办事“最多跑一次”。拓宽外国人才来渝绿色通道,在海外人才聚集区域建设国际化学校和医院。

       四、保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统筹推进行动计划实施。各牵头部门和责任单位要认真履职,加强沟通协调,研究细化实施方案,明确年度任务、具体项目和工作要求,出台配套政策措施。各区县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形成工作合力,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二)强化资金投入。各级财政要建立优先投入和稳定增长机制,加强财税金融政策联动,优化财政资金投入结构,坚持存量适当调整、增量重点倾斜,优先保障重点工作、重大工程、重要项目的实施。建立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多元投入机制,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引导企事业单位、社会资本加大对科教人才事业的投入。

       (三)严格考核督查。建立健全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统计监测制度,定期开展专项督查,把相关指标完成情况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对工作不力、不能完成工作任务的地区和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分管领导年终考核不能评定为优秀;造成严重后果的,追究有关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对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在年度考核中给予加分或奖励。

       (四)营造良好氛围。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充分调动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专家人才的积极性。鼓励和支持开展国际科技合作、教育交流以及各类高端学术交流活动。建立市政府特殊津贴制度,设立市委、市政府命名表彰的“重庆市杰出人才奖”等项目。设立重庆“名人堂”,建立首席科学家、特聘专家、荣誉市民、形象大使等人才荣誉制度。加大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行动计划相关政策、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切实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崇尚创新、鼓励创业的浓厚氛围。

责任编辑:肖项瑜

上一篇: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

下一篇:“巴渝工匠2020”计划实施方案

推荐阅读
皖ICP备20008326号-9  |   QQ:859242200  |  地址:江苏省宜兴市人力资源产业园  |  电话:13295639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