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5-26 22:23:37 点击: 次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 小 + 大
5月21日,全球健康峰会召开。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通过视频讲话指出,一年多来,新冠肺炎疫情起伏反复,百年来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仍在肆虐。早日战胜疫情、恢复经济增长,是国际社会首要任务。 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始终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摆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和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在此过程中,科技始终是守护人民健康的“利器”。 科技既要“顶天”也要“立地”。 “要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科技创新的落脚点,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2018年5月28日,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掷地有声。 回首过去5年,从守护生命健康到助力脱贫攻坚,从促就业助增收到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越来越多的民生科技于无声处改变人们的生活。 科技锻造利器守护生命健康 2020年初,病毒突袭而至,疫情来势汹汹。 面对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遭受的严重威胁,全国科技系统聚焦临床救治和药物、疫苗研发、检测设备和试剂等方向开展抗疫攻坚。7天内分离出新冠病毒毒株,14天完成核酸检测试剂研发和审批上市。疫苗研发5条技术路线并行推进,多款获批附条件上市。国家卫健委5月24日公布的最新疫苗接种情况显示,截至2021年5月23日,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51085.8万剂次。 战时锻长矛,平时造坚盾,科技铸就了坚实的护民铠甲。 5年来,科技助力破解基层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我国卫生健康行业大力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积极探索创新便民惠民有效形式,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相继印发后,各地迅速行动,从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到优化诊疗流程,从信息共享利用到线下取药,智能化创新升级举措层出不穷。 新药创制、重大传染病防治等重大项目取得重要进展,癌症、白血病、耐药菌防治等领域打破国外专利药垄断,多项高端医疗装备加速国产化,科技助力民生改善能力明显增强。 技术领路助致富稳就业 在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科技特派员杜方平在山峦间默默耕耘近40年,向当地农民推广食药用菌种植技术,带领大家在贫瘠土地上种出“金疙瘩”。 杜方平是中国几十万名科技特派员中的一个缩影。 2020年12月,科技部农村科技司司长兰玉杰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共28.98万名科技特派员奔赴脱贫攻坚第一线,成为“三农”政策的宣传队、农业科技的传播者、科技创新的领头羊、乡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菌草大使”林占熺、“油茶博士”陈永忠、“太行山的儿子”李保国……一批批科技工作者“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带领贫困群众和广大农民走在了康庄大道上。 柞水木耳、凉山花椒……科技支撑打赢脱贫攻坚战取得重大进展,实现科技特派员对建档立卡贫困村科技服务和创业带动的全覆盖,递交了一份科技助力脱贫攻坚的创新答卷。 脱贫致富离不开科技要素,乡村振兴更离不开科技创新。随着“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科技特派员将承担更加重要的使命,科技发展将为推动乡村生活富裕、提升农民幸福感作出更大贡献。 “有饭吃”是第一步,保就业才能让千家万户端稳饭碗。在当前国内外形势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以科技创新带动就业创业成为社会各界共识。 |
上一篇:刘家义会见国家知识产权局客人
下一篇:去年山东新增技能人才数全国居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