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山东 > 文章 当前位置: 山东 > 文章

大学校长们的“两会”

时间:2021-03-11 16:17:57    点击: 次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 小 + 大

  教育乃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在备受瞩目的全国两会上,大学校长们有哪些新观点、新看法?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大学校长樊丽明:发展更高质量的教育,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高校助推高质量发展要做好成果转化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大学校长樊丽明在两会期间表示,作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策源地,高校在助推高质量发展方面责无旁贷。要想助力高质量发展,关键要抓好三个方面。一是大力推动基础研究,努力地建好平台,积聚力量。二是积极鼓励应用研究,集聚力量汇聚在国家急需的方面。三是努力做好成果转化的文章。

  用高端科研平台支撑科技创新

  樊丽明认为,作为科技体制改革的主战场,高校应坚持“四个面向”统领,以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通过改革破除长期困扰高校院所科技核心竞争力提升的痼疾,大力实施有组织的创新,在优势特色学科领域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要打破传统,汇聚各类人才、知识、技术、资本等各类创新要素,以服务国家需求为目标,以‘举校体制’打造一批高端科研创新平台,支撑高质量科技创新。”樊丽明说。

  发展更高质量的教育

  樊丽明称,一流学科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基础。发展更高质量的教育,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需要加快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建设现代化学科体系。

  “十四五”时期,山东大学将锚定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强化学科建设龙头地位,实施智慧工程与智能制造、生命医学与人类健康等十大“学科融合创新计划”,有效推动学科融合、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医教融合与军民融合,朝着更高质量的教育迈进。

  作为高校界代表,樊丽明还表示,高校科研体制机制改革面临着从单兵推进向多点协同转变,包括管理体制、资源配置、评价体系、科研模式等多方面都要适应新形势,回答新命题,“要将自身发展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谱写新时代高校科技创新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建议将新冠肺炎患者康复期医药支出纳入医保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今年提交了《关于重视新冠肺炎康复问题的建议》,其中提到,新冠肺炎患者康复问题应予以高度关注,建议将新冠肺炎患者康复期医药支出纳入医保,给予适当比例报销。

  张伯礼建议,相关部门对新冠肺炎患者的康复问题予以高度关注,开展一揽子新冠肺炎康复问题科学研究,建立统一的中西医康复治疗方案和评价标准。建立康复定点医院,开展医务人员康复培训,并建立康复平台进行长期追踪观察和评估。

  全国政协委员、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打造国家重大战略科技力量

  如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更好发挥创新驱动发展作用,政府工作报告作出一系列部署,这也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最关心的话题。

  “浙江明确提出支持浙江大学、西湖大学等打造国家重大战略科技力量。”施一公委员说,“包括西湖实验室在内,首批4家浙江省实验室建设全面开启,以打造国家科技创新基地‘预备队’为目标。”这些举措,都展现出浙江以超常规力度打造“互联网+”、生命健康和新材料三大科创高地的决心。

  施一公表示,西湖大学将引入更加灵活、开放的机制,为科教体制机制改革探路,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农业大学校长张宪省: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人才振兴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基石,只有重视农业领域各类人才的培养,乡村振兴才有底气。”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农业大学校长张宪省今年在两会上表示,乡村人才振兴是一个长期性的工程,作为涉农专业人才的培养基地,地方农林院校在农业科教服务中一直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农业发展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因此地方农业高校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农业人才的主力军。”张宪省建议,在双一流高校建设中,要加大向地方农业高校的支持力度和倾斜政策,不断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和科技服务。

  全国人大代表、中山大学校长罗俊:建议国家在广东布局海洋灾害国家重点实验室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罗俊今年在两会上建议,建设海洋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罗俊介绍,全国在运行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有258家,其中工程、生物、医学占据半壁江山,国家战略需求紧迫的海洋科学、空间科学、材料、新能源总和还不足1/4,而海洋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仅有8个,且没有在海洋灾害研究与防治领域有所布局。

  罗俊说,既要充分利用广东的区域优势,也要充分重视海洋灾害的长期威胁,回应粤港澳大湾区不断增长的科教支撑需求,建议国家在广东布局海洋灾害国家重点实验室。

  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大学校长李清泉:深大筹划在香港设立校区

  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李清泉继续为推动大湾区高等教育发展的议题积极发声。他建议,深圳在探索办学自主权方面要勇于做“特区”,内地和香港的高等教育要“双向流动”,而深大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筹划在香港设立校区。

  李清泉认为,香港在高等教育领域不能只“输出”不“输入”。他建议,应当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框架下,积极推动内地和香港高等教育更高水平的双向交流与合作。

上一篇:全国人大代表吴立新院士:打造经略海洋的战略科技力量

下一篇:攻坚突破,奋力实现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新跨越

皖ICP备20008326号-9  |   QQ:859242200  |  地址:江苏省宜兴市人力资源产业园  |  电话:13295639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