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2-31 09:12:44 点击: 次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 小 + 大
2020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山东省委确定的重点工作攻坚年,为更好地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山东全面深化改革、深化落实做出积极贡献,向全省人民交上满意答卷,山东省直机关工委联合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重磅推出《“决胜攻坚·向人民报告”党建访谈录》大型系列专访栏目。本期专访嘉宾:山东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唐波。 创新开展融入式党建工作打造务实清廉的政治生态 记者: 党的建设在各项工作中具有统领作用。请问省科技厅是如何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的? 唐波: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科技创新事业健康发展的坚强保障。近年来,省科技厅党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科技创新的战略部署,坚持以党建为统领,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实施省级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平台、大科学中心、大科学装置规划,科技创新生态环境不断优化,科技创新质量效益显著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位居全国第六位,创新型省份建设走在全国前列。2020年5月,山东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自主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成效明显的地方”,受到国务院办公厅督查激励。 一是全面履行主体责任。近年来,省科技厅党组制定出台《厅党组关于进一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意见》,层层压实责任,管党治党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为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了坚强保障。 二是积极打造坚强的战斗堡垒。坚持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全厅39个党支部凝心聚力、奋力拼搏、创先争优,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全厅成立了5个科技志愿服务队,深入基层和科研一线,第一时间帮助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解决实际难题,积极打造特色科技志愿服务品牌。 三是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创新开展融入式党建工作,在全省重点工作攻坚年中,大力实施科技攻关“揭榜制”、首席专家“组阁制”、项目经费“包干制”,探索科技攻关新体制,扩大科研院所科研自主权,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 四是狠抓作风建设。成立省科技厅纪律作风建设领导小组,印发《省科技厅纪律作风建设例会制度》,定期召开作风建设例会,推动作风建设常态长效。 支持济南青岛烟台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记者: 当前,山东正处在由转型发展向创新发展加速迈进的关键时期。更大力度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建设科技强省,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请问山东在创新型省份建设方面有哪些重点目标任务? 唐波: 2019年,省政府出台《关于深化创新型省份建设若干措施》,明确提出2020年我省要跻身全国创新型省份前列的目标。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一是加快区域创新协调发展。支持济南、青岛、烟台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力争淄博、威海、日照建成创新型城市,加快推进菏泽、日照、聊城、滨州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实现国家高新区16市全覆盖。 二是加快突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用好120亿科技创新发展资金,围绕重点产业领域“卡脖子”技术,每年实施100项左右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加快推行项目攻关“揭榜制”、首席专家“组阁制”、项目经费“包干制”,加快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三是打造战略科技力量。着力打造山东特色的“1313”实验室体系,完善“1+30+N”的“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体系,新布局一批省级技术创新中心,争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四是实施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工程。完善覆盖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创新扶持政策体系,力争2020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13000家,为全省新旧动能转换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五是加快凝聚高层次创新人才。深入实施引进顶尖人才团队“一事一议”,精准支持住鲁院士团队,加大国家级人才推荐申报,组织实施泰山系列重点人才工程,快速集聚高端人才。 重大成果转化推行“揭榜制”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记者: 加快建设科技强省,要建设顺畅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让更多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山东做出了哪些努力? 唐波: 近年来,我们坚持科技成果只有转化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不转化是最大损失的理念,不断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充分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创造活力,提升科技成果供给质量和转化效率,推动科技成果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跻身创新型省份建设前列。 健全科技成果产出激励机制。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山东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以法规形式保障科技人员科技成果的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探索下放科研机构设置权、人才招聘权、职称评审权、内部薪酬分配权、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处置权,赋予科研院所更大自主权。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培育国家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28家,加大对31家省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扶持力度。今年前三季度,全省技术市场共登记技术合同20424项,同比增长50.65%;成交额967.66亿元,同比增长186.35%。 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作用,在重大成果转化类项目中推行“揭榜制”,对高校、科研院所重大科技成果,支持由有技术需求、应用场景且符合应用条件的省内企业进行揭榜转化。强化科技金融服务,今年前三季度,推动合作银行为全省146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放科技成果转化贷款72.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10%,部分缓解了企业融资难问题,促进企业复工复产。今年前三季度,我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44.46%,较2019年提高了4.32个百分点,超额完成全年任务。 引进顶尖人才“一事一议”构建持续向好人才发展生态 记者: 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谁掌握了一流人才,谁就掌握了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请问山东在引育人才、激发创新活力方面有哪些宝贵的经验? 唐波: 我省深入推进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加强人才引进培养,科技人才聚集高地初步打造,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 快速集聚高层次科技人才。深入实施引进顶尖人才团队“一事一议”,引进国际顶尖人才7人。截至目前,共有住鲁院士86人,国家杰青92人,累计推荐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248人(家),遴选泰山学者1529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969人。 加强科技人才引育载体建设。高水平推进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山东高等技术研究院、山东能源研究院建设,在人工智能、医养健康、新能源、先进材料与绿色制造等领域首批启动建设四家山东省实验室。 夯实引才育才政策体系。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出台了《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全省科技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制定集聚院士智力资源10条措施,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创新12条举措等,构建起全方位、全周期、全类别人才发展支撑体系。 构建持续向好人才发展生态。加强对科技人才的团结引领,完善省、市、县三级联系服务科技人才工作体系;连续举办三届“创业齐鲁·共赢未来”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今年大赛社会资本踊跃参与,来自全国的70余位投资人现场全程观摩,最终达成初步投资意向100余项,拟投资总金额近6.2亿元,是去年的30多倍。 |
下一篇:山东多措并举全力优化就业创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