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各省2024人均工资排行榜

一、区域差异维度
1. 头部高薪区:上海(城镇非私营单位月薪19111元 )、北京(18193元 )领跑,依托金融、科创等高端产业集群,汇聚大量高附加值岗位,非私营单位(含国企、机关等)薪资天花板高,私营经济也因总部经济、新业态繁荣,工资水涨船高,成为全国“薪资高地”。
2. 特色高薪区域:西藏城镇非私营单位月薪13750元 ,虽私营单位5840元 不算突出,但非私营高,源于当地财政支撑的公职岗位、能源等垄断行业,政策倾斜保障薪资,体现地域补偿性工资特点。
3. 沿海与内陆梯度:天津、浙江、广东等沿海省份,城镇非私营单位月薪过万(天津11501元 、浙江11087元 、广东10952元 ),私营单位也6000元+ ,靠外向型经济、制造业集群,就业吸纳力强,薪资随产业活力走;内陆如安徽(非私营8641元 、私营4958元 )、贵州(非私营8501元 、私营4513元 )等,产业层次、经济外向度稍弱,薪资整体低于沿海,呈现“沿海>内陆”梯度。
二、单位性质维度
1. 非私营单位:稳定与高薪兼具:全国范围看,非私营单位(国企、事业单位、机关等)薪资普遍高于私营,如上海非私营19111元 vs 私营9279元 ,北京18193元 vs 8828元 。因非私营单位背靠资源、政策,承担公共服务或垄断业务,薪资结构含完善福利(社保、津贴等),且受编制、体制保障,工资水平和稳定性双高。
2. 私营单位:活力与分化并存:私营单位薪资差异大,浙江私营6194元 、广东6724元 ,依托外贸、电商等灵活产业,能紧跟市场赚快钱,薪资有竞争力;但黑龙江私营3940元 、吉林4268元 ,受产业转型慢、民营经济活力不足拖累,薪资偏低,反映私营经济“东南强、东北弱”的地域活力差。
三、行业与经济关联维度
1. 产业结构影响:江苏(非私营10425元 、私营6257元 )、浙江(非私营11087元 、私营6194元 ),民营制造业发达(纺织、电子等),私营单位薪资贴近非私营,体现产业对私营经济的支撑;陕西(非私营8914元 、私营4835元 )、云南(非私营8897元 、私营4495元 ),产业以资源型、传统服务为主,私营难突破利润瓶颈,薪资差距大,说明“高端制造、新业态集中区,私营薪资更有优势”。
2. 经济转型折射:东北三省(辽宁非私营8111元 、私营4444元 ;黑龙江非私营7979元 、私营3940元 ;吉林非私营7911元 、私营4268元 ),非私营因国企历史包袱、私营因民营经济萎缩,薪资双低,对比沿海“非私营稳、私营活”,凸显东北经济转型阵痛,产业升级慢导致薪资增长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