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0-12 23:14:03
92年考编已上岸,关于考编报班我的建议: 最近好多姐妹私信问我:“你当初报的啥班?值不值得?”干脆在这里把我的真实经历跟大家唠一唠——不带广、不卖课,纯干货+真实感受。 那会儿我考编走得挺坎坷的,前后考了两次才上岸。白天上班已经把精力掏空,下班回家还得继续学,精神和体力都很吃不消。家里人还天天念叨“工作好好的瞎折腾什么”,感觉哪哪都在催我定人生方向。虽然第一次没过,但我没放弃,后来调整策略、补短板,终于拿到了心仪岗位😊。 说句实话,考编不是天生的门槛,而是方法和时间管理的问题。为什么我后来决定报班?归结起来就是三点:一是我需要把学习时间集中化;二是我不擅长给自己做长期规划;三是不想再反复走弯路消耗精力。自学最大的毛病就是“看似努力、实则没方向”——刷了很多题,但不知道哪些是真正的弱点,效率低得让人焦虑。 选班这事儿我比较慎重,线下和线上都看了也实地踩点过。线下的好处是面对面、氛围好,但缺点也很明显:时间固定、学费贵(很多动辄三四万),且人多老师顾不过来。对于我这种需要省钱、又希望有针对性督促的人来说,线下不太现实。 最后我把重心放在“线上系统班”上。挑班时我重点看了:课程能否因人而异、有没有一对一辅导、督学机制是否到位、以及性价比如何。最终选的这家能做入学测评、按我的基础和作息量身定制计划、有督学定期跟进、并且师资能答疑解难,费用也在可承受范围内——于是就开始跟着学了。 报班后的第一步是做测评——老师帮我评估了基础和可用学习时间,然后把整个备考拆成小阶段、给出周计划与每日任务。过程中我发现不适应的地方就随时反馈,老师会调整;督学会每天/每周提醒、帮我整理错题本、把碎片时间也安排得有价值。整体效果明显好于之前的盲目自学,复习效率和心态都稳多了。 那要不要报班?我的建议是因人而异: ●如果你像我当时那样——自律性弱、不会科学规划、时间紧又想尽快上岸,报班能把效率拉高很多,省下很多试错成本。 ●如果你自律超强、能自己做系统规划、也愿意花时间摸索,那自学也完全可行。 最后强调一下:我不是推课、也不卖课,这只是我的亲身体验分享。选不选择班,一定要结合自己的时间、预算和学习习惯来决定。#事业编上岸 #考编上岸 #事业编 #考编 #编制 #备考经验 #事业编备考 |
上一篇:央企单位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