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减在哪,社区工作何时能不再小马拉大车

发布时间:2025-10-11 16:56:52   

减负减在哪,社区工作何时能不再小马拉大车

减负减在哪,社区工作何时能不再小马拉大车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这句形象的说法,道尽了基层工作的千头万绪与繁重压力。近年来,“小马拉大车”更成为形容社区治理困境的高频词:有限的权力和资源,却要承担无限的责任和任务。这匹疲惫的“小马”,何时才能卸下重负,轻装上阵?\n“小马拉大车”之困,其弊立现。首当其冲的是基层干部的疲惫与无奈。一个社区十几块牌子、一名社工身兼数职填报几十类表格的现象屡见不鲜。权责的严重不对等,让基层工作者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不仅拖慢了工作效率,更消耗了他们的工作热情与初心。其次,这必然催生形式主义与表面文章。当任务指标远超实际能力,为了应对层层考核,“摆拍式”工作、“纸面式”落实便成了无奈的选择。这不仅背离了服务群众的初衷,更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n破解难题需从“减负”与“赋能”两端发力\n其一,给“大车”减负,做好“减法”。 关键在于厘清权责边界,让属地责任回归管理本位。必须建立并严格执行社区职责准入清单,明确哪些是社区必须承担的主责,哪些是职能部门应尽的义务。要坚决杜绝上级部门将自身职责简单“甩锅”给基层的行为。同时,必须大刀阔斧地精简考核评比,清理规范“一票否决”和“责任状”事项,将基层干部从文山会海和过度问责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有更多时间深入群众、解决实际问题。\n其二,为“小马”赋能,做好“加法”。 减负不等于减责,而是要让“小马”更强壮,拉车更有力。要坚持权随事走、人随事调、费随事转的原则,推动编制资源、管理权限和项目资金向基层倾斜。例如,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赋予街道、社区更多协调指挥的实权。更要善用科技力量,打通数据壁垒,构建统一的智慧社区平台,实现“数据多跑路,干部少跑腿”,从根本上提升治理效率。此外,还需强化对社区工作者的人文关怀和能力培训,提升其待遇保障和职业荣誉感,让社区岗位成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沃土。\n我们期待那一天,社区不再被视为什么都能装的“筐”,而是权责明晰、资源充沛的治理枢纽。那时的“小马”,将不再是孱弱的象征,而是充满活力、动力十足的“骏马”。它轻装简从,却能精准发力,蹄疾步稳。\n那一天的到来,意味着治理体系现代化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它不取决于某一项政策的单兵突进,而依赖于从上至下权责观念的彻底重塑。#社区网格员社区工作者 #基层减负

上一篇:农行笔试真不急,就三套试卷!重复率80%!!

上一篇:偏爱研究生的央国企——法律类

琼ICP备2025051398号-21  |   QQ:888888888  |  地址:地球村88号  |  电话:18888888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