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26 05:38:06
刚刚,2025年科学探索奖出炉 刚刚,2025 年「科学探索奖」名单公布 —— 吉林大学常毅、武汉大学杜博、复旦大学姜育刚、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李炜、哈尔滨工业大学 (深圳) 廖清、清华大学吴嘉敏获得信息电子领域奖项。\n \n「科学探索奖」设立于 2018 年,由杨振宁、饶毅、潘建伟、高文、施一公、谢晓亮等 14 位知名科学家,与腾讯公司创始人马化腾共同发起。奖项支持在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全职工作的青年科技工作者,鼓励他们心无旁骛地探索科学「无人区」。\n \n今年的评审机制更加鼓励原创,这一新标准贯穿了同行评审、复审与终审的全过程。「你为什么能做出前人做不出的工作?」「你有什么独创性的方法?」「你的创新点在哪里?」在终审现场,这些是答辩人最常被问到的问题。\n \n经过几轮评审,50 位青年科学家在 1238 位申报者中脱颖而出,获得奖项。其中有 13 位是年轻科学家(男性 35 周岁及以下,女性 38 周岁及以下),还包括 6 位「90 后」。每位获奖人将在 5 年内获得总计 300 万元人民币奖金,并且可以自由支配奖金的使用。信息电子领域的获奖人,以下是具体信息。\n \n常毅,现任吉林大学科研院院长兼科技管理办公室主任,美国计算机学会杰出科学家,英国计算机学会会士。曾任华为美国研究所技术副总裁,美国雅虎研究院研究总监。\n \n杜博,现任国家多媒体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武汉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多媒体网络通信工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n \n姜育刚,复旦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IEEE Fellow、IAPR Fellow。国家科技创新 2030 “新一代人工智能” 重大项目负责人,上海市智能视觉计算协同创新中心主任。\n \n李炜,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 微纳光子学与材料国际实验室主任,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获美国光学学会会士、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亚太地区科技创新 35 人等。\n \n廖清,副教授,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校级 “青年拔尖人才”。廖清的研究领域包括数据挖掘及人工智能,在国际期刊会议发表论文 40 余篇。\n \n吴嘉敏,现任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副教授、清华大学 - IDG / 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兼聘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计算光学、显微仪器与光电智能计算。#AI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 #科学 #科学探索奖 |
上一篇:民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