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0年过渡期结束后,养老金会有什么变化?还有过渡性养老金吗?

发布时间:2024-05-16 19:44:31   

亲爱的,关注我们,了解更多民生信息

2024年10月,标志着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过渡期的结束。

本文将详细解读过渡期结束后养老保险的变化及其影响。

一、什么是过渡期?

1.1 过渡期的背景和设立

过渡期是为了保障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工作人员(即“中人”)的待遇平稳衔接而设立的。改革前,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养老保险制度不同,导致了养老金水平的巨大差异。

为了消除这种不公平现象,国家在2015年发布了《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开启了为期十年的过渡期。

二、过渡期内的养老金计算办法

2.1 新老办法对比原则

在过渡期内,养老金的计算实行新老办法对比,保低限高。即新办法计算的待遇低于老办法的,按老办法发放;高于老办法的,超出部分按规定比例逐年增加,从10%到100%。

例如,假设某工作人员按老办法计算的养老金为3900元,新办法为4200元。2015年退休时,超出部分的10%(即300元的10%)计入退休金,总额为3930元;2016年退休时,超出部分的20%计入,总额为3960元。如此类推,2024年退休时,超出部分的100%计入,总额为4200元。

三、过渡期结束后的养老金计算

3.1 养老金组成部分

过渡期结束后,养老金的计算将统一采用新办法,包括基本养老金和职业年金两部分。其中:

  • 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当地养老金计发基数×(1+个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缴费年限×1%。
  • 职业年金:作为养老金的补充,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核算方式为账户总余额除以计发月数,以此作为每月的发放金额。

3.2 对“中人”和“新人”的影响

对于在2014年10月1日前参加工作、在过渡期结束后退休的人员(即“中人”),其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组成。过渡性养老金用于弥补工作后未建立个人账户的空白期,确保待遇公平。

对于在2014年10月1日后参加工作的人员(即“新人”),其基本养老金只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不存在过渡性养老金。

四、过渡期结束后的影响

4.1 对退休人员待遇的影响

2024年1-9月仍为过渡期,10-12月不属于过渡期。从2024年1月起,退休人员将完全按新办法计发待遇。绝大部分人员的新办法计发待遇高于老办法,只有极个别缴费年限很短、缴费指数很低的人员,新办法可能低于老办法,但也会继续保底,确保待遇不降低。

4.2 职务晋升对养老金的影响

对于“中人”,退休前的职务晋升仍会影响养老金,但影响程度随着视同缴费年限的减少逐渐降低。对于“新人”,由于不存在视同缴费年限,职务晋升对其养老金影响很小。

4.3 职业年金的作用

职业年金作为养老金的补充,虽然金额不大,但起到了兜底作用,确保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保障。

4.4 薪酬公平与改革的进步

过渡期结束后,养老金的计算方式统一,但职业年金等因素仍会导致不同群体之间的养老金水平存在差异。

上一篇:个人养老金产品怎么选?一定掌握这个点!

上一篇:

皖ICP备20008326号-9  |   QQ:859242200  |  地址:江苏省宜兴市人力资源产业园  |  电话:13295639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