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5-08 18:39:38
大家好,我是专注养老规划的阿稳。 最近我和身边的伙伴聊的最多的话题就是养老金并轨。 大家可能感觉跟自己没啥关系,但对于体制内的小伙伴来说,今年10月,将会是一个重要的节点,因为养老金并轨将全面实施。 以前父母总想让孩子考公,除了公务员稳定,本身带有“铁饭碗”光环外,最主要的是养老待遇好。体制内的退休金要比一般人的退休金都要高,不信你问问现在退休的原体制内的爷爷奶奶,每月退休金都让别人艳羡。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结构的变化,退休老年人越来越多,年轻人越来越少,体制内的退休养老金也会迎来一些变化和调整,养老金并轨就是其中重要一项变动。 01·养老金并轨的前世今生 什么是养老金并轨?有并轨就意味着原先是有两个不同的养老金制度。 这个可以追溯到1991年,我国确立的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里面明确提出了机关事业单位的员工采用虚拟账户制度,由国家财政负责发放养老金;而一般的企业职工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有国家和个人账户共同发放养老金。 这是养老金双轨制的开始。 但是,后来大家越来越发现,双轨制形成了非常大的差距。 过去,体制内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普遍较高,甚至有些人每月领取过万,而相比之下,企业职工的养老金往往只有几千元,而农民甚至只能领取几百元。 比如我在上海认识的一位退休阿姨,每月光退休工资就有一万多。但是老家的退休农民,每个月能领的养老金只有几百块。这个差距是非常大的。 另外,体制内的公务员和国企职工,尽管缴费年限相同,但大部分养老金都依赖于财政补贴。此外,单位缴纳的比例较高,有些甚至还额外享受企业年金的待遇。 举个例子:2023年全国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月均3800。全国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月均基本养老金为5800。两者相差两千元,差距达到了百分之52.6%。 要是这个差距是个人原因造成的还好,关键是这个大部分是需要国家财政补贴的。 随着老龄化问题逐渐凸显。预计“十四五”时期,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占比将超过20%,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而到了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重度老龄化社会带来的挑战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公共财政压力的日益加剧,这其中就包括社保养老金的开支。 此前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发布《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报告预计,2019年全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为4.26万亿元,此后持续增长,到2027年达到峰值6.99万亿元,然后开始迅速下降,到2035年耗尽累计结余。 现在老人越来越多,年轻人也不愿意孩子了,社保没法一直补贴下去,改革是必经之路。 “养老金并轨”指的就是“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金并轨改革”。很明显,是针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 随着大家要求公平的呼声不断高涨,2014年,我国正式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改革,就是以后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也转变为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与企业职工保险制度保持一致。 但是这个如果立马落实的话,就容易引起体制内的强烈不满,不能一刀切,所以就从2014年10月1日开始到2024年10月1日这个时间,用10年来作为过渡期。 02·改革前后,会有什么影响? 简单来说,对于一个公务员而言,养老金制度的改革前后可能会有以下变化: 缴纳方面:改革前可能只需缴纳较少的金额;而改革后很可能需要缴纳更多的养老金,以确保养老金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领取方面:改革后领取的养老金会大大减少。 那改革前后,待遇具体会有什么变化? 简单地说就是:新人新办法、中人中办法、老人老办法。 其中,对新人的影响最大。 新人——从2014年10月1日起入职的员工,将按照企业职工养老金制度进行发放。也就是说,他们将享受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的组合发放。 中人——在2014年10月1日之前入职,并在改革后退休的人员,他们处于过渡期。他们将享受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并且还有过渡性养老金的组合发放。养老金并轨对他们的影响相对较小。 老人——对于在2014年10月1日之前退休的人员,仍将按照退休前的职称和工龄发放养老金。因此,养老金并轨对这些老人并没有任何影响。 03·养老金是怎么计算的? 首先,要确认自己交的是职工养老保险还是居民养老保险。 因为这两个计算方法是不一样的。 职工养老保险就是上班的人有单位给你交社保的情况; 每个月从工资里扣,自己交一部分,公司帮你交一部分。 居民养老保险就是没有工作单位帮你交, 作为居民一年一交的那种,像父母一年交几百块的新农合养老保险就是。 阿稳之前有专门跟大家讲过养老金的计算方法,这里推荐大家用工具测算比较方便,直接微信或者支付宝搜个人养老金计算即可。 04·养老金并轨,我们最应该关心什么? 虽然养老金并轨会影响体制内的退休金,但是短期内公务员的养老金水平仍然具有较大优势。即使在养老金并轨之后,公务员的养老金依然十分可观。 主要是体制内大部分都有职业年金补充,而且体制内缴费基数都很高,都是全额缴纳。另外因为体制内工作比较稳定,缴费年限也会更长,所以退休金还是非常可观。 像近两年,很多人没有工作,或者出现35岁职业危机,这些都会导致社保中断,自然以后退休金也不会更多。 但养老金并轨背后,还有我们最应该关心的问题。 据世界银行组织建议,要基本维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不下降,养老替代率需不低于70%。养老金替代率=退休时的养老金领取水平/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举例:退休前月收入1万,退休后月领取5千,那么养老金替代率就是50%。 养老金替代率越高,代表退休后的生活质量也就越高! 在我国,企业退休养老金替代率约在40%到60%之间。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是在70%到90%左右。养老金并轨后,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替代率也会拦腰斩,大概在35%到45%之间。 所以,养老金不管并不并轨,无论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的职工,我们最应该关心的都是自己以后养老金够不够养老的问题,尤其是普通人。我们一定要提前做好养老规划,这样我们退休后也能维持较好的生活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