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厌做杂事而离职:杂事的背后基础逻辑

发布时间:2024-04-03 09:49:15   

最近一个月有两个小同事离职,小年轻,挺有潜质和能力,愿做专业型事情,不愿做各种无关杂事。

上上个月,也有两个小同事离职,也是类似原因。

Ps,当然背后也有一个潜在原因:薪酬不够高!

延伸聊一下:杂事和细节

我们常常会把很多专业工作之外的事,统称为杂事。

于是问题来了。


杂事能不能不做?
杂事能不能少做?
杂事能不能专人做?

对各种杂事举个例:
对老师来说,交材料、做沟通、做访谈、做家长会,搞春游、搞活动、搞比赛,做比武、做手工、做轮值、做劳动、做红花、做演讲、做辩论,似乎都是杂事?

对产品来说,产品运营、产品营销、用户沟通是不是杂事呢?
对技术来说,系统运维、日志分析、报警处理是不是杂事呢?还有做测试、部署、项目管理、找BUG、全员写作是不是杂事呢?
….

我先举一个我个人的例子:
回忆我个人,我2005的第一年工作,是一个新人,新人独立完成一个产品方方面面,把后端、前端、测试、上线全部一个人做完,产品需求迭代、协调沟通也是一个人做完,做了一堆杂事。
思考我家庭生活,家里的事情我都愿做(当然,我曾经也不情不愿、觉得麻烦),我有时做饭,有时洗碗,有时擦玻璃,有时打水,有时修剪夫人养的花草,有时收拾整理书架。生活的另一面就是各种细节杂事。
对我来说,CEO的90%日常事情,都是在处理公司方方面面的杂事,从人事、行政、财务,到产品、研发,到营销、销售,没一件“正”事
PS:包括现在写的文章,也是一个杂事。

一堆看起来不起眼的杂事,一路走来,对我的帮助其实最大,对我的世界观和内核磨合最大。
当我经历了早期的不情不愿,到后面的愿意+苦干,到后面的琢磨+巧干,才让自己理解内核的不同面。
杂事,代表了通往世界的细节,通往未来自己的细节。

以前读到曹德旺的那段文字

总结来看是朴素育人方法论:

  • 先磨性子、找潜力,

  • 再磨手力、磨脚力,

  • 又磨眼力、磨定力,

  • 最后磨心力、磨敬力。

换个比方说:

一颗大树,
杂事,是土里的根,四面八方。
正事,是地上的干,粗壮茁壮。
苹果,是树上的果,修炼正果。

据说,树冠和树根是相当的,一颗高10米的大树在土壤中有深10米的根系。

与其逃避,不如化被动为主动,拥抱。

杂事,代表树根逻辑。

上一篇:用离职的心态去打工

上一篇:

皖ICP备20008326号-9  |   QQ:859242200  |  地址:江苏省宜兴市人力资源产业园  |  电话:13295639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