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职场随说。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您,同时期待您点赞和关注↓↓↓ 看见了一位企业退休员工,每月的养老金收入能达到1.3万元。这让许多人表示惊讶,质疑为何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如此丰厚?实际上,一个退休者的养老金是由三部分累计计算得来的。第一个部分是基础养老金。其基础养老金是计算养老金的基本部分,和社会平均工资相关联,具有较强的抵御通货膨胀的能力,保证了养老金的购买力。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1+个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通常基于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社平工资。然而,北京市目前计算养老金养老金计发基数是人社部门公布的养老金计发基数,正在逐年接近全口径社平工资的数据。进行计算时,这位以2024年3月起退休的人员使用的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为每月11525元。使用这个基数,退休人员的基础养老金为7300.27元,所占养老金计发基数为63.34%,他的个人平均缴费指数可以推定为2.6以上。 可以推断,该退休人员每年的缴费可能是社平工资的260%。根据这样的计算,他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余额也将会非常高,他的个人账户余额达到了578628.76元。第二个部分是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方法为: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余额除以规定的发放月数。对于60岁的退休人员,发放月数为139个月。依据57万多元的个人账户余额计算,每月个人账户养老金可以领取4162.80元。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余额主要是由2005年后按缴费基数的8%计入的,这部分基本上是个人自己的积累。虽然个人账户也有一些利息,但大部分都是自己缴纳的。只有缴费基数的8%,就能积累到57万多元,这说明其缴费基数非常高。第三个部分是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是各省市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定,在经过人社部和财政部审核备案后,才开始执行的养老金部分。因此,这部分养老金在全国各地并不统一。在北京市,过渡性养老金分为两个阶段:1992年10月以前的部分计算为视同缴费年限,而1992年10月至1996年8月的这段时间则按实际缴纳的年限计算。对于视同缴费年限部分,其视同缴费指数被统一规定为1。而自1992年10月以后的实际缴费年限在过渡性养老金计算中则会根据实际缴费指数进行计算。对于这位退休员工,他的过渡性养老金最终被计算为每月1884元。从上述的养老金计算过程来看,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这两部分就超过了11000元。过渡性养老金在退休金总额中占比已不再是主要部分。所以,这位企业退休人员高达1.3万元的月度养老金其实并不奇怪,只是他将各部分妥善的累积起来,从而形成了这一令人惊讶的数字。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部分图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我是职场随说。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您,同时期待您点赞和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