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离职之后,一天之内收拾了四楼的办公室,给学生把所有的作业发完,又布置了周末作业给那个未曾谋面但我却250%信任的家委之一,把四楼的东西拎到了一楼;收拾了一楼的办公室,处理了手头上数学学科上的事情,把三月份数学教师的考核数据交给了教学干事,布置了下周的视频讲解作业查收的方式,安顿好每周二六年级数学思维社团一学期的资料,把本周作业检查的数据给了教学干事,把保存的几次数学思维社团的作业扔掉;收拾了宿舍,幸好老公来帮忙打包。没想到宿舍会有那么多的东西,搬了一中午,一次差一点儿没拿完。想一鼓作气把离职手续也都办完,结果还是留了个尾巴。
离职当天晚上,一夜未眠。打进来的电话打出去的电话,就像祥林嫂一样述说着突然遭遇带给自己的伤害;一次又一次地反思着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百思不得其解。给所有的亲朋好友留言,告诉他们我离职的决定,收到了很多不同的安慰。说实话,以这种方式决绝地离开确实非我所愿。记得刚来两个月的时候就第一次萌生了离职的念头。那也是因为一个四年级的学生课堂上地上爬还嗷嗷叫还不让管的原因。因为他的恶劣行为,每每上课需要举着手机录像才能完成教学任务,太痛苦了!那个时候校长挽留的理由是搞数学教学研究。确实当时数学需要一个带头人,我就留下了。第二次萌生离职念头是在感觉自己被排挤的一个学期。或许真的是想多了,或许真的是敏感了,但是不舒服的感觉一直如影随形。好在以为这个三年级班可以一直这么带着,四个多月来和家长的磨合也差不多了,学生的听课习惯、作业习惯有所改善;尤其是限时训练和思维训练之后,部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连贯性有所提高。正当自己感觉越来越顺的时候,没想到啊,猝不及防的一个晚上,便把几个月的苦苦训练化为乌有。痛心啊!
接到了好几个家长的电话,极力挽留;看到了好几个家长给我的家长群的留言,和学校给我的反馈有很大的出入。不过,都过去了。还是那个学钢琴的比喻。两个孩子都要学钢琴,一个孩子经过正规的刻苦的指法训练之后,能够弹出比较优美的曲子;另一个孩子不要枯燥的指法训练,想怎样弹就怎样弹,想弹什么就弹什么。一段时间以后,训练得法的孩子会体会到弹琴的快乐,以快乐为前提的孩子反而体会不到快乐所在,因为他始终是在“乱弹琴”。而我们的一部分家长却在极力纵容孩子的乱弹琴,直到有一天,高价钢琴上落满了灰尘,恍然大悟为时已晚;我们的学校一味地听从家长的意见,让不懂教育的家长牵着鼻子走,无底线地容忍家长,完全丧失了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职业价值,多么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