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养老金并轨结束,哪类人影响最大?待遇会变少吗?
发布时间:2024-03-28 11:18:51
大家都知道,2024年的10月养老金就要并轨了,很多人疑惑并轨对自己影响到底有多大,也不清楚自己到底该提前退休还是正常退休,甚至有些朋友,已经慌乱到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内心很是焦虑。 我发现很多人对中人有很多误解,有很多人对养老金并轨的中人解读,有严重的偏颇。所以就来破除一下中人的几个误区。老人:2014年9月及以前参加工作并退休的人员是老人;中人:2014年9月底以前参加工作,2014年10月及以后退休的人员是中人;新人:2014年10月底以后参加工作并退休的人员是新人。10年过渡期的定义:企业人员和机关单位人员,由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导致的养老金计发办法变化很大。为了实现退休待遇新老办法的平稳过渡,国家制定了一个10年的过渡期。 过渡期内退休的人员,实行“保底限高”原则,如果老办法退休待遇高,以老办法退休待遇为保底。如果新办法退休待遇高,还是以老办法退休待遇为保底,但是加发新办法比老办法高出的一定比例。中人的定义是2014年10月之前参加工作并于2014年10月之后退休的人。当然也就包含了2024年10月之后退休的人员。比如说老王,1995年参加工作,在十年并轨期间2020年退休,老李是中人。老李,2001年参加工作,在10年期并轨完成后的2031年退休,那老王是中人吗?肯定也是,而且一定是中人。养老金并轨后,企业退休人员和体制内人员的养老金差距会变小吗?答案是不会,体制内外的养老金差距依然存在,体制内养老金相比企业员工仍具有明显优势。差距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企业养老金的缴纳标准普遍低于体制内单位。在我国,体制内单位的员工养老金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且往往能够足额缴纳,确保了较高的养老金待遇。相反,企业员工的养老金虽然也有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的机制,但由于企业运营成本和盈利压力,一般都是按最低标准来缴纳。另外,机关事业单位普遍建立了职业年金,为员工提供了额外的养老保障,而企业年金的覆盖率则相对较低。职业年金的存在,使得体制内员工在退休后的养老金收入更为可观,进一步扩大了体制内外的养老金差距。尽管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体制内的养老金制度依然对年轻人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这从近年来持续升温的“考公热”现象中可以看出。许多年轻人为了能够进入体制内工作,不惜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准备公务员考试。这背后反映的不仅是追求的稳定工作的,也是对体制内退休后较高养老金待遇的追求。 |
上一篇:扣工资我不愿签字,领导让我滚,离职几天后我乐翻了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