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并轨要来了!你的退休生活将有哪些变化?

发布时间:2024-03-28 11:04:12   

#江门代理记账 #江门公司注册 #养老保险 #社保 #养老金并轨是什么意思 #养老金并轨后如何计算 #社保缴费年限 #个人养老金 #灵活就业

近日,「养老金并轨倒计时」一词冲上热搜榜。

很多人看到这个热搜都很懵,什么是养老金并轨?养老金并轨是不是意味着体制内的员工和体制外的员工领的养老金一样多了呢?

今天就来给大家详细讲讲「养老金并轨」这回事。

1

2024年10月养老金正式并轨

说到养老金并轨,我们需要追溯到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下称《决定》)。

《决定》中明确自2014年10月1日起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并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且与企业职工相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这一改革措施被称为养老金并轨。

《决定》除了明确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待遇的计发办法之外,还强调为了实现2项养老金制度之间的平稳过渡,同时确保退休人员的待遇水平不降低,在改革的基础之上设立10年的“过渡期”。

从时间点来推算,2024年9月底10年过渡期即将期满,自2024年10月1日算起,我国的养老金制度便正式进入“单轨制”模式。

简单来说,就是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合并为一个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这一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消除不同群体之间在养老金待遇上的差异,实现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养老金双轨和养老金并轨的定义

1、养老金双轨制:

在2014年10月之前,我国的养老金制度采取的是双轨制。具体来说,体制内(如公务员、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与体制外(如企业职工)分别遵循不同的养老金发放规则。体制内人员的养老金发放主要由国家财政承担,其金额主要取决于工作年限和职级;而体制外人员的养老金则按照另一套规则进行发放。

2、养老金并轨:
自2014年10月起,我国开始实施养老金并轨改革。这一改革的核心在于实现体制内外养老金发放规则的统一。在养老金并轨前,体制内人员的养老金发放主要依赖于国家财政,金额与工作年限和职级紧密相关。然而,养老金并轨后,无论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养老金的缴纳与发放均遵循相同的规则,即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其领取金额主要取决于个人的社保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这一改革旨在实现养老金制度的公平与可持续。

2

养老金并轨是不是意味着大家的到手的养老金都一样?

从制度上来看,养老金制度并轨后,无论是机关事业单位参保人员,还是企业参保职工,都将实行统一的养老金计发办法,即:

2024年10月起,无论是机关事业单位参保人员还是企业参保职工都将按照上述的计算公式领取养老金。

下面给大家简单拆解一下:

一、基础养老金=(社平工资+缴费基数)÷2×缴费年限×1%

从公式中我们不难看出基础养老金跟个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缴费年限与养老金水平紧密相关,如果平均缴费工资指数较高,缴费年限越长,养老金就越高。个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的高低与缴费基数高低、缴费年限长短有关。

简单来说,缴费基数越高,缴费年限越长,基础养老金就越高。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总共交的养老保险/计发月数

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水平直接关联于个人账户的累计储存金额与具体的退休年龄。

举例来说,对于男性职工,若在60岁退休,其养老金计发月数便为139个月。而对于从事生产、服务岗位的女性职工,若在50岁退休,其计发月数则为195个月。至于从事管理、技术岗位的女性职工,若在55岁退休,其计发月数则设定为170个月。

这一机制实际上体现了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的公平性和合理性。简而言之,个人账户的累计储存额越丰厚,同时退休年龄越晚,个人所享受的养老金待遇也就越为丰厚。

三、职业年金/企业年金

职业年金是公职人员在基本养老保险之外的补充养老保险,旨在为公职人员提供更加全面的养老保障。而企业年金则是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设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旨在增强企业员工的退休生活质量。

在领取方式上,职业年金和企业年金也有所区别。具体而言,职业年金在工作人员退休后,将按月发放相应的待遇,确保公职人员稳定、持续地享受养老保障。而企业年金则更为灵活,工作人员退休后可选择一次性领取或分期领取企业年金待遇,根据个人需求与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综上所述,无论是职业年金还是企业年金,它们均属于补充养老保险制度范畴,旨在为职工在退休后提供养老金补充。在养老金制度并轨后,这些制度均采取“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结合”的保障模式,确保待遇水平的高低与缴费时间长短、缴费基数高低直接挂钩。因此,遵循多缴多得、长缴长得的基本原则,是确保个人在退休后能够获得充足养老金的重要保障。

3

如何才能在退休后领到更多养老金?

一、延长社保缴费年限

虽然领取养老金的最低年限是15年,但这仅仅是一个起始标准。如果仅缴纳15年社保,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将相对微薄,大约仅为工资的1/4。然而,若能将缴费年限延长至25年,那么退休后每月的养老金将接近工资的40%,显著提升了养老保障水平。

二、提高社保缴费基数

社保缴费基数与领取的养老金成正比,缴费基数越高,领取的养老金也越多。对于灵活就业人员来说,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提高社保缴费基数,以便在退休后获得更高的养老金待遇。

三、购买个人养老金

2022年10月26日,人社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多部门联合发布了《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对于经济条件较好的人群,购买个人养老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个人养老金在退休后可以选择按月、分次或一次性领取,为退休生活提供额外的资金保障。

#江门代理记账 #江门公司注册 #养老保险 #社保 #养老金并轨是什么意思 #养老金并轨后如何计算 #社保缴费年限 #个人养老金 #灵活就业

来源:凡晨语录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分享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平台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END

上一篇:养老金并轨倒计时!2024年10月起,养老金双轨制改革正式结束,意味着什么?体制内养老金或将可能继续按100%工资发放!

上一篇:

皖ICP备20008326号-9  |   QQ:859242200  |  地址:江苏省宜兴市人力资源产业园  |  电话:13295639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