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说养老金调整已经并轨了么,为何待遇差距还这么大?

发布时间:2024-03-22 22:42:27   

近年来,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对养老金的调整力度,各地的企业单位退休人员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但令人疑惑的是,尽管多年前就已实现了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调整,但两者之间的养老金水平差距却依然存在,而且差距还不小。
那么,为何在并轨调整多年后,这种状况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呢?

实际上,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实现了养老金并轨调整,就意味着企业单位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完全持平了。
养老金并轨调整的核心,是使得两者在养老金调整的方式上实现了"并轨",即采用了完全相同的调整机制。
具体来说,无论你是从企业单位退休,还是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你的养老金调整都是采用了相同的"三结合"原则,即定额调整、与工资挂钩调整以及倾斜调整相结合。这确保了调整方式的一致性和公平性。
其中,定额调整指的是根据物价等因素,对每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统一增加一个固定金额。而倾斜调整则是针对高龄退休人员,如65岕以上、70周岕以上的老年人,再给予适当的养老金增加。
这两项调整在同一地区内对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而言是完全相同的。

不同之处在于与工资挂钩调整这一环节。顾名思义,挂钩调整就是根据退休人员的工资水平来调整养老金。具体做法是,一方面考虑退休人员的工龄,即缴费年限;另一方面则考虑其退休时的工资水平。
正是这一环节,造成了企业单位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差距的主要原因。我们知道,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时的平均工资普遍高于企业单位人员。以某地区为例,企业单位人均退休金约为3100元,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平均养老金则在6000元左右。
如果该地区当年养老金挂钩调整的比例为1%,那么企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将增加31元,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则能增加60元。可见,由于退休时工资水平的差异,导致了挂钩调整金额出现近一倍的差距。
需要说明的是,在许多地区的实际操作中,挂钩调整比例通常不会是单一的,而是采取分段累加的办法。比如对月养老金在3000元以下的,增加1.5%;3000-5000元之间的,增加1%;5000元以上的,增加0.5%。当然,具体分段和增加比例因地而异。

不过无论分段调整比例如何,由于企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平均养老金相对较低,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相对较高,因此挂钩调整带来的实际增加金额差距也就愈加明显。
另一值得关注的因素是,许多地区在养老金调整时,还会对高工龄、高年资的退休人员给予适当的加分补贴。如果其他因素相同,企业单位退休人员受益自然就会少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
综上所述,现阶段造成企业单位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差距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挂钩调整环节受工资水平的影响。而且,工龄越长、年资越高的人,差距就会越大。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各地针对企业单位退休人员实施了不同形式的补贴政策,以期缩小差距。比如适当提高企业退休人员的定额调整金额、或直接对其实施补贴等。不过,总的来看,差距的存在在一定时期内还将持续。
那么,如何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这种差距呢?其实,这需要借助国家全面推进的"第三支柱"养老体系建设。第三支柱是指个人自愿缴费养老保险,与现有的国家统筹和职业年金制度相辅相成。
第三支柱存在的意义就在于,能够进一步弥补不同群体之间的养老金差距。任何人,不论是企业还是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均可自愿参加缴费,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障。而实行多年后,这种差距自然会被逐步缩小,直至最终消除。

总之,养老金并轨调整机制的实施,虽然确保了企业单位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在调整方式上的公平一致性,但并不意味着调整金额完全相同。造成金额差距的根源在于退休前工资水平的差异,所以想要从根本上解决,还需要借助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等长效机制,才能真正实现"同工同酬"。

上一篇:公婆每月有一万多的养老金,可他们既不帮我们带孩子,也不给我们钱,作为儿媳,真的很

上一篇:

皖ICP备20008326号-9  |   QQ:859242200  |  地址:江苏省宜兴市人力资源产业园  |  电话:13295639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