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什么事情是你离职后才发现的?

发布时间:2024-03-22 07:42:33   

(微信:liyoubest)可围观朋友圈

广播一个重要消息:由于微信公众号又改版了,即便我每天都按时发文,你也可能收不到信息,甚至可能永久失联。唯一的办法就是把“咖聚道”公号设置星标☆,这样才能保障每天照常收到文章

以下观点源自知乎,欢迎交流你的观点,期待你的职场更好!

作者:xy啊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7478188/answer/304230704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1、永远不要用辞职来要求加工资,这会让领导心生不满、极度反感,接下来的升职加薪、什么好事都轮不到你了,真的要辞职了。

2、不管你的老板有多器重你,你在所在岗位上干得有多出色,随时都可以有人替代你;不管你和同事们相处的多融洽,离职后基本上都会断了联系。

3、没必要对同事说离职的真正原因,哪怕是你自以为关系好的同事,说了也没人关心,反而会给你带来失落感。

4、没有一份工作是不辛苦的,没有一份工作是不用受委屈的。在一个行业深耕很重要,不要频繁换行业,选定一个行业能坚持就坚持下去。

5、既然还没走,那就要做好每一天,不能因为辞职而不负责任,也不要去吐槽公司。认真做好工作交接,善始善终。不要给接任你工作的人设置障碍,也不要对别人透露原公司的秘密,这也是做人基本原则。

6、同事之间平常可以给点小恩小惠,更容易过得好感,比如买点饮料、带点特产。不管在哪里上班,尽量和人事、财务搞好关系,关系到位了,办事会顺畅得多;

7、不要过于看重自己的能力!平台真的很重要,没有平台,可能你啥也不是。

8、身体是工作的本钱,不要为了工作,不顾自己的身体,最终赚的那点钱反而送给了医院,真的不划算。

9、和领导关系好,比业绩更重要。有些人的能力不强,但工资就是比自己高,背后就是有着一层关系,这也是能力之一。职场上没有对与错,只有利益。

10、定期存钱真的很重要,没有存款,干啥都会很慌。

作者:暖小楼
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7478188/answer/230782934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永远别在上班族面前自卑。

你只要不吃他家大米,你们就是平等的。

我离职后,除了自身的焦虑,很大一部分来源于身边的人给我的焦虑。不论关系亲疏远近,他们对我都有共同的行为特点:

1.很喜欢问我每天在干嘛。

他们未必好奇我行程,他们只是觉得不上班就是无所事事,只是在迫使你承认自己没事干。每当我忙碌结束回复他们,他们会惊讶你不上班怎么那么忙?甚至每天问你今天有没有出门,让我觉得这样的问题有点莫名地冒犯。

2.他们喜欢臆测辞职后地你堕落颓废。

不论是关系挺好的还是几面之缘的,都会不约而同觉得你不论是生病了还是心情差,都是因为你不上班没事情可做。话里话外去表达上班族的优越感,自认为自己很充实,你很颓废,即便事实完全不一样。

之前有个男生我和他不熟,开口就一句“我不想我的妻子以后没有工作。”打住!首先我不是你的妻子,其次你也养不起我,我们不熟不必想到结婚那部分去。你要是喜欢上班的女孩可以去选择他们,而不是想到了和我结婚的事情上。

3.他们会把自己的压力和焦虑转嫁到你身上。

他们忙于工作我很不明白为什么还会总是关注我,我并没有找存在感。如果我过得很开心,仿佛对于这些人是一种侮辱,他们一边佛口蛇心说着开心就好,一边不断提醒我不工作你会被淘汰,会与社会脱节,然后一副为人师表的样子去说教我。

最过分的是有些人会把自己的怒火转移到你身上,他们不会平等看待你,会不再顾及你,他们的一切不尊重行为都会解释为:我很忙,你很闲,你想多了。

我做过上班族,也做过闲散人士,两种角色的心理都体会过,只能说每个人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每个人条件是不一样的。

后来我慢慢地不焦虑了,不焦虑的办法就是摸清楚这些人的逻辑然后不把他们当人看。

1.他们的生活本身就很无趣,除了办公室就是躺平在家里,完全不知道工作之余自己可以去干嘛。

2.他们自认为的堕落颓废是因为他们不能停工,手停口停,停不下来的是他们而不是我。

3.上班族和上班族半斤八两,所以只能找闲散人士抒发上班带来的郁闷情绪。他们会觉得我们是害虫,他们在为社会做贡献,其实半斤八两。

躺平的人在假装努力,努力的人在假装躺平。

而我选择不仅躺下来,还要舒服的哼哼唧唧的。

后来我听到这些人散播焦虑和压力的时候都会开始反击。

1.有人和我诉苦上班压力大,说不像我那么舒服。

我答:对呀,很少有人能像我那么不愁吃喝无忧无虑的,你太可怜了,别担心多多努力可能也会像我一样舒服的。

2.有人问我每天都在干嘛

我答:你今天又在干嘛?

3.有人问我你这样会不会和社会脱节,很难找到男朋友的。

我答:你们上班的人社交圈就很大吗?你们找到对象了吗?办公室能谈恋爱吗?约你们吃饭你们加班出的来吗?我又不是全职太太,天大地大如何脱节。

4.我要养家糊口,不像你,你真的没有一点上进心吗?

我答:有些人三个月不上班就快要进土里了,我哪怕三年不上班吃饭还是挺香的。

现在我的世界清净了很多。

我并不是想打击他们,只是想客气一点让他们不要再无意识的冒犯我了。我决定辞职,不是空着钱包辞职的,也不是傍上大款辞职的,我给自己准备好了不工作的生活条件,自己对自己负责了。

辞职期间,只有和我一起辞职的同学她的男朋友给了我们不一样的说法。他说“珍惜这段时间,年轻健康没有工作没有孩子没有家庭,错过了,未来一辈子都不会再会有那么舒服的一段假期了。”

我从不打击任何努力工作或者努力生活的人。我朋友在家被歧视焦虑,我鼓励她可以专心去减肥。另一个同事辞职了,她每次分享什么我都会夸奖她越来越厉害了。每个人只要还在热爱生活,她就绝对不是废物。

因为工作让我生活的不开心才辞职,那么我没有道理辞职了因为不工作更不开心,我是想换一种方式让自己变得更好,心态更好,身材更好,健康更好,生活不止一种方式。

希望某些人能明白,当你们在辞职的人身上找优越感的时候就说明压榨你们的不是资本家,是你们自己。

1.有能力的人,在哪都能混得好,而没能力的人,跳多少次槽都一样。

2.在大公司能给你开20000的工资,小公司未必看得上你。

3.之前玩的再好的同事,离开了工作,你们的关系也就淡了,人走茶凉,这很正常,因为大家都是来赚钱的,不是来交朋友的。

4.离职后,还会找你的同事,是可以选择深交的,也许你们会成为朋友。

5.离职后,没有人管你没有制度来束缚你,完全就靠的是自己的自觉。

6.离职后,不要主动找同事这聊那聊,尤其是公司里的八卦,实则上是尬聊,因为你们已经不在一个圈子里,很难聊得到一块去了。

7.不要告诉父母你离职的事,因为他们会增加你找工作的焦虑。

8.你没那么重要,谁都可以被替代的。即使你认为自己很优秀了,实际上公司少了谁,都一样转。

9.分手见人品,离职见公司真貌,该存的记录要存,该录音的记得录音,辞职一般都不会走得多体面。

10.提了离职就一定要走,“开弓没有回头箭”。并且提了辞职后,越早走越好。

11.如果不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离开了平台,就真的啥也不是,因为很多人认的就是你在的那个平台。

12.年龄越大,转行越难。

13.没找到下一份工作前,你或许会发现,以前的工作也没有那么难,以前的老板也许还可以再忍一忍。

14.也许你并没有多优秀,就是单纯的领导喜欢你而已。

15.离职前别人对你恭恭敬敬,也是只是因为你的职位而已。

16.任何一份工作,遇到的麻烦都不要用离职来解决问题,否则,你到哪都会遇到这个问题。

17.新公司没有人会在意你过去的辉煌。

18.转行就意味着你过去积累的一切经验、人脉等资源统统归0。

19.上班时间做什么决定你现在的收入,下班时间做什么决定你未来的收入。

20.下班后的副业,是现今职场人最重要的退路。

21.一旦你提了离职,领导/老板认为你就是背叛了公司,所以对你的态度会180°大转变。

22.凡是你提了离职才说给你涨工资的老板,往往是在权衡利弊后的决定,并不是真的觉得你多优秀多不可替代。

23.骑驴找马的时候,从你有离职想法、开始投简历到正式找到下一份工作之前,都不要跟任何人提及,因为说出口的秘密就不再是秘密了,想坏你好事的人多的是。

24.离职后可以请感情好的同事吃一顿饭,就当是感谢这段时间来的关照,总会有人记得你的,也许日后还会有交织。

25.辞职可以不主动删一些同事的微信、联系方式等,还是那句话,也许日后还有交织。毕竟你离职了,你们不在一个圈子里,那么就没有利益之争,也不是竞争关系了。

26.“交接”工作不是“教接”工作。

27.离职一定要清理电脑。

28.不要吃回头草,离开了就不要二进宫,后果只会是重蹈覆辙。

29.不要光依据薪资来选择下一份工作,企业价值文化制度等更重要。前者只会给你带来暂时的快乐,而后者则能决定你在新公司能待多久。

30.该辞职就辞职,不要优柔寡断,反正在哪都是坑,自己开心才是最重要!

31.提出离职,但没走成的最可怜,职场人的无奈和悲哀,就是别无选择,提出了离职,又因各种原因留下,结果大概率会与想象中相差甚远。

32.你有进步的想法,最多的不是鼓励,而是拖后腿。离职后,你会发现你错过了许多进步的机会,因为大多数人都喜欢稳定而不喜欢改变。你有进步的想法时,最多的不是鼓励,而在拖你后腿。

33.失去组织赋予的“背书”,才是真正的你。当离职后,名片上一系列的头衔被拿掉,那才是真正的你。在职时,有人恭维你,讨好你,但离职后,你会发现那些人的态度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改变。

职场上有些事情,只有当你离职后才会看得更清晰。并非自己智商不够,而是极少有人能站在圈外看圈内,以旁观者的角度看待,谁又能真正免俗呢?就像人们道理知道很多,但依旧过不好这一生,并非能力不够,而是自己永远不可能把自己拎起来是一个道理,只因身在其中。

感谢你在这么多个回答中看到了我,如果你喜欢上面的分享,不妨花一秒钟,动一下小手指给我点个赞。

【数智革新】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要素和能力框架

【高管】高管推荐学习内容-数智革新杨五环、企业成功的秘诀-打造实施战略的组织能力杨三角

【荐读】聚焦企业数字化转型痛点,杨国安教授新作《数智革新》

【方法】《数智革新》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

数智革新系列篇-杨五环:变革领导力,贯穿始终

数智革新系列篇-杨五环:组织升级,杨三角历久弥新

数智革新系列篇-杨五环:科技赋能,稳字当头

数智革新系列文章-杨五环:业务重构的三个切入点

数智革新系列文章-杨五环:战略驱动的三层视角

上一篇:前公司坚持为离职员工缴纳社保,却令人愤怒不已

上一篇:全国各省市人均养老金排名来了,你及格了吗?

皖ICP备20008326号-9  |   QQ:859242200  |  地址:江苏省宜兴市人力资源产业园  |  电话:13295639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