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个人养老金,即便你不了解,想必也一定听说过。个人养老金制度旨在通过个人积累和投资,为参加人提供更加全面和个性化的养老保障,以补充基本养老保险的不足,可以说是一项非常利于个人养老的制度。详细介绍请收看本号专题内容。那么为什么有很多人却对它不感兴趣,甚至避之不及呢?我们汇总出十个主要原因:原因一:封闭期久,灵活性差 与社保养老保险一样,个人养老金账户里的资金同样是要到退休后方可领取。这是因为个人养老金是为养老专门设计的制度和账户,账户里的钱就是希望专款专用,保障养老。高灵活性无疑会增加资金被挪用或挥攉掉的风险。原因二:退休还早,不想太远 两句话送给你:“人世光阴花上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原因三:我有社保养老了 由于现行养老金制度、人口结构变化、历史原因等,我国养老金面临较大缺口危机。2019年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为4.26万亿元,若维持现有政策,至2035年,累计结余将归零。因此我国必须通过增加补救措施来解决未来养老金不足问题,比如延迟退休、增加财政支持、补充社保基金、鼓励企业年金等,而个人养老金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未来个人养老金在养老金的构成占比会逐步提高,当下的年轻人未来若只依靠社保来安享晚年,可能会大失所望。 原因四:担心失业,交不上续期保费 目前经济不好是事实,担心失业,那就趁着有工作,存点是点,别乱花了。如果是真担心续不上,那就选择趸交方式买产品。原因五:钱要用于当下生活 确实,过好当下比着眼虚无飘渺的未来更实惠。不过,你真的觉得自己见不到明天的太阳了吗?如果不是,那就做个简单的数学计算,可能只需要你放下手机十分钟,算一下你现在每年需要多少钱可满足你吃穿住行用玩等各种支出以及意料外的事件,年收入减去以上,剩下的就是你可以留给未来的部分。这并不是一件难事。原因六:担心自己活不到退休 按照中国老百姓现在的生活条件和医疗条件,其实活不到退休更难。原因七:不能对抗通货膨胀 未来通货膨胀率会是多少,可能经济学家也给不了答案。确定能跑赢通货膨胀的资金投放渠道可能只有短期风险性投资,当然得在获得高回报的情况下。而能保证长期跑赢通胀资金投放渠道还不存在,如果存在,也一定轮不到平凡的你。个人养老金中的保险产品,如果计算下它的长期收益率,会发现它已经优于大部分投资产品了,最重要的是还无风险。原因八:不相信保险 关于此问题请阅读本号其他文章,提高自己对保险的正确认识。另外,个人养老金产品除了保险还有其他选择。原因九:国家政策不确定性大 一项国家政策不可能永远完全不变:比如年交限额会随着制度的完善和经济社会条件适时调整,领取年龄会随着退休年龄的调整而调整,产品种类和数量也会调整,等等。一项国家政策也不可能根本属性大变:比如养老属性、个人完全所有权、封闭性等。原因十:,已有商业养老保险了 这种情况,可以规划下养老后每年需求和已投保险在退休后可以每年领取多少,两者是否匹配,如果存在缺口,后续可以选择个人养老金渠道加保,享受税收优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