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养老金是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实现养老保险补充功能的制度。它是在2022年11月正式推出的,与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职业)年金,共同作为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体系的一部分。 简单说,个人养老金就是个人存一笔钱,作为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充,到退休的时候又多了一个养老金来源。它的主要目标是为了补充和提高退休后的生活质量。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传统的养老保险体系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个人养老金作为补充国家养老保险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缓解这一压力。此外,个人养老金还能鼓励个人积极储蓄,提高个人的养老保障水平,同时也有助于金融市场的发展。2022年11月25日,我国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启动,北京、成都、青岛、银川等36个城市成为先行试点城市,这是我国养老保险体系建设中“第三支柱”的重要制度安排。 在刚刚过去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中,李强总理在部署今年工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在全国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积极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 《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规定参加个人养老金的应当是在中国境内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者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劳动者。简单说,就是有交社保还没退休的人。退休人员已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不再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实行封闭运行,参加人达到退休年龄才能领取,这样使得这笔钱真正为养老所用。缴存的资金可选择购买符合规定的储蓄存款、理财产品、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最吸引人的是,个人养老金可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个人向个人养老资金账户缴费上限为12000元,缴费可按照当期个人纳税抵扣项税前扣除。由于每个人收入不一样,对应的税率不一样,抵扣的额度也就不一样。收入越高,对应的税档越高,个人养老金起到的节税效应就越明显。值得注意的是,个人养老金在退休领取时会要单独按照3%的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所以应纳税所得额在最低档的并不建议购买。
 对于最低档以上的人群,可以说个人养老金是为自己的未来做出的一份重要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