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县城里的公务员、事业编、教师,为什么“剩女”要比“剩男”多得多?

发布时间:2024-03-10 22:07:45   

近年来,我国小县城的公职岗位和事业编制岗位吸引了近3000名新员工,其中女性员工接近1900人,成为招揽新员工的主力军。其中,最多的女性员工被安置在教师岗位上,占比超过80%,紧随其后的是医护行业,约64%的女性在此工作,党政部门的女性员工数量较少,占比约为38%。尽管这些女性员工大部分都拥有高等教育背景,来自大城市,尽管工作地点变小,但她们的思想依然保持着城市的光辉。    

她们在大都市见过世面,对自由的婚恋观念有深刻的认识。她们的物质需求和精神追求比小县城的朴实民众要高很多。她们主张开放、自立,与许多城市的单身女性一样,不能忍受违心的婚姻。因此,在工作体制内,单身女性的比例远远超过了男性。这似乎表明,小县城体制内女性的素质和独立性格,导致了单身现象的普遍化。    

除此之外,小县城女性普遍单身的原因还包括婚后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在中西部县域,女性在体制内发展事业时,一旦选择结婚,可能会对她们的事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很多女性选择单身或推迟婚期。这种情况在D县尤为明显。从2008年以来,该县体制内新入职的2993人中,女性占1895人。然而,这些女性婚后往往发现自己的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这无疑加深了她们的单身态度。    

小县城以及传统农村地区的特殊社会环境和习俗,许多因素也是引发“剩女”现象的重要原因。在这些地方,婚姻通常被视为女性一生终点站,女性的价值被束缚在家庭和婚姻的狭窄圈子里。在这样的环境中,女性承受着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巨大压力,被迫选择早早结婚生子,以寻求一丝安稳,但不得不放弃职业发展和自我实现。

在江西省一个四面环山、风景秀丽的小县城D县,女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员工的数量占比很高,但她们在婚后的权益往往无法得到充分保障,这让人很忧虑。欧阳静的一项研究揭示了这个问题的根源:大量已婚女性在事业发展中面临晋升困难、遭遇职场歧视等难题。在这种情况下,她们必须在婚姻与事业之间做出抉择。为了维护自己的事业和权益,一些女性不得不选择独身或推迟婚姻。

不仅如此,小县城的婚姻观念也对女性的选择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这些地区,男性的家庭背景和社会地位被推崇为女性择偶的关键因素。女性常被期许找到经济条件优越、社会地位崇高的男士作为伴侣。随着女性经济独立能力的提升,她们的婚姻观也发生了转变。讨论小县城里女性“剩女”现象时,我们必须深入审视小县城的传统观念和社会环境对其的深远影响。相比大都市,小县城尤其是那些偏远的农村县城,往往沉浸在较为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中。在这样的背景下,女性常常要承担来自家庭和社会的沉重压力和束缚。

首先,小县城传统观念对女性家庭角色和婚姻观念的塑造影响深远。在众多小县城中,男性往往是家庭的经济支柱和社会地位的象征,而女性被期待成为维护家庭和谐的“贤妻良母”。这些根深蒂固的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女性的成长,阻碍了她们追求独立的意愿。女性常被定位为“出嫁的人”,婚姻被视为女性的终点站,因此在小县城,女性更可能关注婚姻的时机和选择对象,而忽视了自我职业和生活目标的发展。

县城社会环境的复杂性进一步加剧了这种状况。在小县城,人际关系错综复杂,人们更注重家族观念和社群认同。这使得小县城的人们在选择婚姻时更为保守,强调双方的背景和社会地位相匹配。这使得受过高等教育、有自我追求的女性在寻找符合自己期待的男性时更加困难,从而导致了“剩女”现象的出现。例如,一项针对我国某县已婚女性的调查数据显示,教育程度较高的女性更容易成为“剩女”。    

上一篇:实习&全职赛道|携程集团2024春季校园招聘全球启动!

上一篇:安丘招聘:安丘3月10日招聘信息

皖ICP备20008326号-9  |   QQ:859242200  |  地址:江苏省宜兴市人力资源产业园  |  电话:13295639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