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行动产业机会及人才供需分析

发布时间:2024-03-08 08:21:58   

* 内容来自猎聘大数据研究院

注:获取完整版数据报告方式
见文末

01

《政府工作报告(2024)》

提出开展“人工智能+”

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02

“人工智能+”行动的

主要产业机会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是推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1.人工智能产业快速增长

中国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正加速融合。赛迪预测,到2035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将完成示范应用探索期向规模应用成熟期转化。

根据赛迪数据,2023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已达5000亿元人民币,企业数量超过4400家。2024年2月19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AI赋能产业焕新”中央企业人工智能专题推进会,要求中央企业加快布局和发展智能产业。

沙利文咨询预测,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可达6158亿美元,我国将突破7993亿元。预计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大模型市场规模突破280亿美元,我国大模型市场规模将达216亿元,继续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速。

2.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加速

随着数据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算力”成为重要的生产力。算力基础设施作为算力的主要载体,是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和基础设施。2023年9月,工信部等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到 2025 年,算力规模超过300 EFLOPS,智能算力占比达到 35%。

《中国算力发展指数白皮书》显示,我国算力产业保持高速增长,其中,人工智能算力在整个算力结构中的占比已经超过25%,未来人工智能算力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将达50%左右。

据报道,随着下游算力需求的集中爆发和“东数西算”的推进,各级政府、运营商、互联网企业纷纷开启智算中心建设计划。目前全国正在建设或提出建设智算中心的城市已经超过30个,智算中心建设的企业主体包括三大电信运营商和部分互联网企业,如百度、阿里、腾讯等。北京是发力智算中心的主要地区之一。

北京在海淀、朝阳、经开区、石景山、门头沟、大兴、丰台等区均布局智算中心,目前已建成智能算力总规模约5000P。2024年2月19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AI赋能产业焕新”中央企业人工智能专题推进会,要求加快建设一批智能算力中心等。

3.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加快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快速发展,互联网创新发展与新工业革命形成历史性交汇,催生了工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为制造强国建设提供关键支撑,是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

我国工业互联网已进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从产业规模来看,预计2023年核心产业规模达1.35万亿元;从覆盖范围来看,工业互联网融入49个国民经济大类,覆盖全部工业大类;从发展势头来看,全国各地工业互联网“百城千园行”活动方兴未艾,推动万余家企业供需对接,带动投资超1700亿元。

《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报告(2023年)》显示,当前我国工业互联网已经从起步探索阶段转向快速推进阶段,产业规模超1.2万亿元。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从“研产供销服”单点应用向综合集成延伸,数字化管理、平台化设计、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等新模式加快普及,各地建成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近万家,有力促进产业“智改数转网联”。

4.智能制造推广力度加大

智能制造是制造强国建设的主攻方向,其发展程度直接关乎我国制造业质量水平。截至2023年底,我国布局27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2家国家地方共建制造业创新中心、260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快建设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建成了62家“灯塔工厂”,占全球“灯塔工厂”总数的40%。国家两化融合公共服务平台服务工业企业18.3万家,这些企业的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79.6%,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62.2%。

《“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明确规定智能制造发展分“两步走”:到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大部分实现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初步应用智能化;到203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面普及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基本实现智能化。

5.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先优势持续巩固

从全球范围内看,不论是在整车还是产业链领域,中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都拥有领先优势。国资委将调整政策,对一汽集团、东风集团、长安汽车集团三家中央汽车企业,进行新能源汽车业务的单独考核。

作为“造车国家队”代表,接下来三大企业将在技术、市场占有率以及企业未来等多方面“出招”追赶头部自主品牌。工信部将组织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加快路侧感知、网联云控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车端、路端、网端标准体系,进一步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应用。

03

“人工智能+”行动产业发展的

人才支撑“锦囊”

人工智能人才在全国两会上也得到代表和委员们的特别关注:

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建议:在人才培养与引进方面,加快推广大模型赋能全学段(从中小学到职业教育和大学的教育教学提质增效),以全新机制加快探索我国人工智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如设立国家人工智能学院,以“核心+基地”的组织形式和全新机制推动我国应对中美竞争的拔尖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加强人工智能一级学科建设,联合头部企业打造一批人工智能人才产教融合培养基地,打造优秀人才专项遴选机制和通道。

针对未来比如可能被人工智能大量替代的行业和岗位会引发相关问题,需提前、主动做好应对。刘庆峰建议,研究通用人工智能时代人才能力素质模型和培养方案,加快应用型人才培养。

关注通用人工智能对社会各行业带来的冲击,加快建设新的人才能力素质模型和课程培养体系,特别是加快用通用人工智能赋能软件代码、语言学习、艺术创意等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助力我国软件行业和数字经济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认为“从长期趋势看,各行各业对掌握人工智能基本技能的人力需求正急剧增长,以国内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实际技术水平来看,在顶尖人工智能人才储备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更加短缺。因此,加强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将成为中国产业持续升级的关键因素。”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提到,壮大“AI+安全”领域的实战型、复合型人才队伍,培育更多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尤为重要。

04

“人工智能+”行动背景下的

人才供需分析

猎聘大数据显示,人工智能关键人才招聘需求较为旺盛,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和技能的人才备受青睐。

1.人工智能行业人才供需分析

猎聘大数据2023年人工智能行业数据显示:

(1)在TOP职能中,技术类职能占比最多,如产品经理、算法工程师、嵌入式软件开发、Java等,技术类人才是人工智能行业的重要构成;

(2)销售职能(销售经理/主管和大客户销售)的占比已达到5.29%。人工智能在成本、算力消耗和应用生态等层面逐渐走过拐点,商业化应用加速成熟,在各细分应用场景下的渗透率加速提升。

(3)人工智能行业职能TSI TOP10:算法工程师、销售经理/主管、区域销售经理/主管、Python、技术/研发经理、售后技术支持、硬件产品经理、工艺/制程工程师(PE)、机械结构工程师、技术/研发总监、渠道经理。

2.AIGC人才供需分析

猎聘《2023年度就业趋势数据报告》和《2024新春开工首周就业洞察报告》显示:

(1)AIGC人才需求大幅增加。2023年1-10月,要求掌握AIGC的职位同比增长179.19%。2024年AIGC相关岗位新发职位较去年开工首周增长了612.5%。

(2)有AIGC技能要求的岗位更多金。对比要求掌握AIGC技能的岗位分布最多的职能TOP20与无此要求的职能,前者的招聘平均年薪普遍高于后者,其中薪资差距最大的是机器视觉,要求AIGC技能的机器视觉招聘平均年薪为48.45万,无此要求的是29.83万元,前者比后者高62.44%。

(3)具有AIGC技能的求职者更受企业青睐。猎聘大数据显示,2023年1-10月在简历中注明自己会用AIGC技能的求职者占比0.04%。他们被企业开聊的次数明显高于未注明有该技能的求职者,前者为7.95次,后者为4.76次,这表明企业对前者更有兴趣。

3.数据标注人才供需分析

(1)数据标注人才需求增长。2023年较2022年数据标注人才需求增长了34.43%。从行业分布来看,数据标注新发职位主要集中于互联网、计算机软件、人工智能三大行业,占比为29.65%、12.7%、9.96%。

(2)不同领域的数据标注岗位薪资差别较大。猎聘大数据显示,数据标注的职位招聘平均年薪为12.38万。从猎聘平台来看,不同类别的数据标注招聘薪资差别较大,从1万以下、到1万以上、2-4万不等。

(3)数据标注进入门槛相对较低。数据标注新发职位对从业者的学历要求相对较低,对学历要求不限的职位占比16.31%,要求本科及以上的职位占比42.64%,大专为36.80%;对工作年限的要求比较宽松,不限工作年限的职位占比52.24%。若求职者想进入AI相关领域,数据标注是一个可以考虑的切入点。

4.高校毕业生人才需求

《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报告》显示:

(1)AI 大模型应届生职位同比增长超 170%,AI 大模型博士应届生需求同比增长430%。

(2)投递智能制造、AIGC、AI 大模型的应届生同比增长居前三,均超 230%。

(3)从被企业开聊人数角度分析,猎聘大数据显示,985/211院校应届生计算机、软件、电子、通信等专业人才更受企业欢迎。

基于全球有关人工智能发展的“军备竞赛”以及国家“人工智能+”行动的战略部署,人工智能人才不仅面临着人才储备不足,而且面对着人才激烈的国际和国内竞争。猎聘建议:一是拥抱AI,提升企业数智化水平;二是顺应AI趋势,及时调整人才标准,更加重视会使用AI工具、会提问、有审美、有想象力的人才;三是打造数字化助手,建立数字员工队伍;四是在招聘中善用数智化招聘平台。

后台回复关键词

“人工智能”
获取完整数据报告内容
-End-
本文系原创,版权归猎聘人才官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直接阅读)

 猎 聘 人 才 官 

专属HR的成长平台

每天都有精彩内容等你阅读


在看哟~

上一篇:聚焦生涯教育,赋能未来人才 ︱ 大学生生涯教育专家座谈会在辽广院隆重举行

上一篇: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裁员挑战下的关键人才保留策略

皖ICP备20008326号-9  |   QQ:859242200  |  地址:江苏省宜兴市人力资源产业园  |  电话:13295639219  |